库车坳陷天然气高效成藏过程分析

被引:30
作者
赵文智
王红军
单家增
王兆云
赵长毅
汪泽成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
关键词
高效气源灶; 构造抽吸; 优质盖层; 高效成藏; 库车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具备大中型天然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其中,三叠—侏罗系烃源岩不仅累积生气强度大,而且新近纪以来的快速生、排气过程,形成了一类高效气源灶,为形成克拉2型的高效天然气藏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次,新近纪以来,库车坳陷山前冲断带受挤压作用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变形,盐下白垩系—侏罗系发生垂向叠复使地层出现体积增容。在优质盖层保护下,地层增容产生构造抽吸作用,是克拉2型高效天然气藏形成的重要途径。通过生烃动力学及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证实了这些新的认识,并进一步揭示了库车坳陷侏罗系烃源岩的有效生气及天然气的有效运移聚集成藏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703 / 7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库车前陆盆地烃源岩和烃类成熟度及其地质意义 [J].
李梅 ;
包建平 ;
汪海 ;
张秋茶 ;
郑多明 ;
卢玉红 ;
黄龙藏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4) :367-378
[2]   库车前陆盆地喜马拉雅运动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J].
曾联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75-179
[3]   库车坳陷煤成甲烷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 [J].
李贤庆 ;
肖贤明 ;
Tang Y ;
米敬奎 ;
申家贵 ;
肖中尧 ;
包建平 ;
熊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21-25
[4]   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系烃源岩评价 [J].
孙金山 ;
刘国宏 ;
孙明安 ;
王朝霞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6) :1-4+103
[5]   加强天然气地学研究 勘探更多大气田 [J].
戴金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1) :3-14
[6]   天然气地学研究促进了中国天然气储量的大幅度增长 [J].
戴金星 ;
夏新宇 ;
洪峰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5) :357-365+350
[7]   库车油气系统油气成藏期与成藏史 [J].
赵靖舟 ;
戴金星 .
沉积学报, 2002, (02) :314-319
[8]   库车再生前陆盆地的构造与油气 [J].
刘志宏 ;
卢华复 ;
贾承造 ;
雷刚林 ;
齐英民 ;
谢会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4) :297-303
[9]   库车坳陷构造变形层序划分及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J].
赵文智 ;
许大丰 ;
张朝军 ;
张研 .
石油学报, 1998, (03) :13-17+4
[10]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冲断带油气勘探文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贾承造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