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之辈改写历史: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作文题争议

被引:6
作者
罗志田
机构
[1]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大学入学考试; 中学国文教育; 边缘知识青年; 阶级意识; 国家与社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方式变革曾引起争议,后之述及此事者一般皆注意考试题目中的"对对子",但当时社会反应却兼及于其中的作文题,后者引起的争议和辩论不少于前者。考生或社会的"抗议"得到学校当局的充分重视,直接影响了当年的新生录取和次年的作文考题。大学考试不再仅仅是选拔合格考生的测验手段,而逐渐变成本身需要检测的公共议题,即一种必须接受社会审查和评判的社会性公众表述。同时,读者向报界的投书及相关辩论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时代思想和社会心态的走向。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3+191 +19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斯文关天意: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对对子风波 [J].
罗志田 .
近代史研究, 2008, (03) :4-23+2
[3]   我编专刊 [J].
谢兴尧 .
读书, 1995, (01) :133-136
[4]  
张政烺先生访问记[J]. 陈智超.中国史研究动态. 1992 (04)
[5]  
金明馆丛稿二编[M]. 三联书店[陈寅恪著], 2001
[6]  
银元时代生活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陈存仁 著, 2000
[7]  
清华园日记[M]. 三联书店 , 浦江清著, 1999
[8]  
权势转移[M]. 湖北人民出版社 , 罗志田著, 1999
[9]  
世界日报兴衰史[M]. 重庆出版社 , 张友鸾 著, 1982
[10]  
我也谈谈清华的考试 .2 春焰. 世界日报 .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