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冷式切变线引发区域性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8
作者
张洪英 [1 ]
王英 [1 ]
赵敏芬 [2 ]
韩国泳 [1 ]
机构
[1] 山东省淄博市气象局
[2] 山东省菏泽市气象局
关键词
切变线; 西南涡; 冷空气; 大暴雨;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0.s1.005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常规资料、自动站雨量资料、卫星云图及雷达资料,对2009年5月9-10日发生在鲁西北和鲁中北部的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进行分析。分析发现,低层冷式切变线是引发大暴雨的主要系统,暴雨主要产生在低空冷式切变线右侧、西南低涡的东北象限以及低空急流的左前方,也是高低空急流耦合区。副高西侧的西南急流建立起从南海到华北中部的水汽通道,为大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暖湿空气和能量,使得低涡辐合加强,是低层切变线长时间停滞的必要条件。地面锋面气旋则是暴雨开始的启动机制,锋后东北冷空气与西南暖湿空气在山东上空交汇,促使对流发展和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暴雨。在低层辐合、高层弱辐散的情况下,暴雨区低涡的涡动作用使得水汽块运动加强。多个对流单体合并形成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经过大暴雨区,雷达回波表现为层状云为主的混合回波带,说明对流并不旺盛。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