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对红壤pH、作物产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160
作者
蔡泽江
孙楠
王伯仁
徐明岗
黄晶
张会民
机构
[1] 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红壤; pH; 作物产量; 养分吸收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湖南祁阳典型红壤上进行不同施肥长期定位试验18年,观测了土壤pH、作物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学氮肥(单施氮肥、氮磷配施和氮磷钾配施)红壤pH明显下降,其中以单施氮肥降幅最大,18年降低了1.5个单位;pH降低主要发生在施肥的前8~10年,当pH下降到4.5时,其下降速度趋于缓慢并相对稳定。施用有机肥(化学肥料配施有机肥和单施有机肥),土壤pH保持稳定或较试验开始有所升高,以单施有机肥处理pH升幅最大,升高1.0个单位。不施肥和施用化学氮肥的作物产量随着施肥年限均显著降低,其中小麦产量平均每年下降11~104kg/hm2,玉米产量平均每年下降24~210kg/hm2;而施用有机肥的作物产量保持稳定或稳定增加,其中化学肥料配施有机肥的玉米产量平均每年增加101kg/hm2。施用化学氮肥处理(除氮磷钾配施处理的玉米外)作物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与土壤pH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可见,pH降低是作物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施用有机肥能改善红壤酸度,尤其是化学肥料配施有机肥能获得持续高产,是红壤区的最佳施肥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尿素和茶树落叶对土壤的酸化作用 [J].
石锦芹 ;
丁瑞兴 ;
刘友兆 ;
孙玉华 .
茶叶科学, 1999, (01) :9-14
[22]   湘南红壤作物苗期铝中毒的研究 [J].
秦瑞君 ;
陈福兴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9, (01) :51-56+85
[23]   我国南方主要酸沉降区土壤中铝的释放与缓冲作用 [J].
仇荣亮 ;
吴箐 ;
吕越娜 ;
李海蓉 ;
罗荣昭 .
环境化学, 1998, (02) :143-147
[24]   有机肥缓解小麦铝毒效果的研究 [J].
余国泰 ;
秦遂初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01) :57-62
[25]   土壤对酸沉降的缓冲能力与土壤矿物的风化特征 [J].
廖柏寒 ;
戴昭华 .
环境科学学报, 1991, (04) :42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