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储层渗透率与地质强度指标的关系研究及意义

被引:39
作者
郭红玉
苏现波
夏大平
倪小明
李广生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煤储层; 渗透率; 地质强度指标; 煤体结构; 水力压裂;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0.08.016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评估煤储层整体的渗透性,引入岩体力学中的地质强度指标(Geological Strength Index,GSI)来表征煤体结构。挑选有代表性的不同煤体结构煤样,与GSI图版进行比对,获取样品的GSI值,并测试相应的渗透率。地质强度指标(GSI)与渗透率相关性明显,拟合相关系数R2=0.84,表明利用GSI来估算煤储层渗透率是可行的。GSI与渗透率关系表明,水力压裂增透仅适用于Ⅰ和Ⅱ类煤,对寺家庄煤矿15号煤层来说,储层改造的最优目标为GSIc=52.7。
引用
收藏
页码:1319 / 13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GSI系统的岩体变形模量取值及应用 [J].
卢书强 ;
许模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S1) (S1) :2736-2742
[2]   GSI在节理化岩体力学参数评价中的应用——以金川二矿区水平矿柱为例 [J].
韩现民 ;
李晓 ;
孙喜书 .
金属矿山, 2009, (01) :25-29
[3]   卸压开采抽采瓦斯理论及煤与瓦斯共采技术体系 [J].
袁亮 .
煤炭学报, 2009, 34 (01) :1-8
[4]   煤岩固液耦合应变-渗透率试验 [J].
杨永杰 ;
楚俊 ;
郇冬至 ;
李磊 .
煤炭学报, 2008, (07) :760-764
[5]   考虑尺度效应的煤样渗透率对围压敏感性试验研究 [J].
彭永伟 ;
齐庆新 ;
邓志刚 ;
李宏艳 .
煤炭学报, 2008, (05) :509-513
[6]   节理化岩体强度与力学参数估计的地质强度指标GSI法 [J].
韩凤山 .
大连大学学报, 2007, (06) :48-51
[7]   压力恢复法求渗透率影响因素分析 [J].
田树红 ;
张乃禄 ;
张宏 ;
蒋文利 ;
宛宪伟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27-29+33+114
[8]   用核磁共振测井技术评价储层渗透率特性 [J].
常文会 ;
赵永刚 ;
华新军 .
测井技术, 2005, (06) :528-530+571
[9]   利用地震属性预测渗透率 [J].
何琰 ;
彭文 ;
殷军 .
石油学报, 2001, (06) :34-36+5
[10]  
Unconventional geomechanical testing on coal for coalbed reservoir well design: The Alberta Foothills and Plains[J] . Nathan Deisman,Thomas Gentzis,Richard J. Chalaturnyk.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 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