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高温气候特征及其预测试验

被引:9
作者
程炳岩 [1 ]
郭渠 [1 ]
张一 [2 ]
孙卫国 [3 ]
王若瑜 [1 ]
机构
[1] 重庆市气候中心
[2] 丰都县气象局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高温; 气候预测; 气候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3.1 [中气候、局地气候(地方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三峡库区及其周围35个气象站1961—2008年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库区高温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探讨了近48年来三峡库区年均高温日数和日平均最高气温序列的振荡模态结构特征;利用均生函数模型作均值生成函数延拓,借助BP神经网络构建了一个新的预测模型,对三峡库区高温日数和最高气温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过去48年间,三峡库区年均高温日数为24.07天,高温日的平均最高气温为36.69℃,以3~5a和16a为显著振荡周期,在20世纪80、90年代为弱负距平,而在其他时期都为正距平。三峡库区高温日数分布呈北部多、东南部少的特征,高温日的平均最高气温以东南部较低,东北部较高。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对比分析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不仅能够较好地拟合三峡库区高温的历史实况,而且对未来5~10年的演变趋势也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对偶发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测尚有待进一步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544 / 155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气候变化对重庆高温和旱涝灾害的影响 [J].
白莹莹 ;
高阳华 ;
张焱 ;
李永华 ;
王中 .
气象, 2010, 36 (09) :47-54
[2]   三峡库区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趋势 [J].
林德生 ;
吴昌广 ;
周志翔 ;
肖文发 ;
王鹏程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09) :1037-1043
[3]   川渝地区降水变化与Nino3区SST的关系及其稳定性分析 [J].
程炳岩 ;
郭渠 ;
孙卫国 .
气象, 2010, 36 (03) :27-33
[4]   夏季副热带大气系统的多尺度振荡分析 [J].
刘莉红 ;
郑祖光 ;
琚建华 ;
刘晓玲 .
高原气象 , 2010, (01) :115-127
[5]   大气环流降尺度因子在中国东部夏季降水预测中的作用 [J].
魏凤英 ;
黄嘉佑 .
大气科学, 2010, 34 (01) :202-212
[6]   基于EMD方法的我国年气温和东部年降水量序列的振荡模态分析 [J].
刘莉红 ;
郑祖光 ;
琚建华 .
高原气象 , 2008, (05) :1060-1065
[7]   重庆地区年可利用降水资源的变化分析 [J].
李永华 ;
高阳华 ;
廖良兵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3) :422-428
[8]   长江三峡库区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J].
叶殿秀 ;
邹旭恺 ;
张强 ;
陈鲜艳 .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2) :200-204
[9]   基于EMD方法的观测数据信息提取与预测研究 [J].
万仕全 ;
封国林 ;
周国华 ;
王冰梅 ;
秦铭荣 ;
许遐桢 .
气象学报, 2005, (04) :134-143
[10]   三峡库区复杂地形下的气温变化特征 [J].
张强 ;
万素琴 ;
毛以伟 ;
陈正洪 ;
廖要明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5, (04) :16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