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营养通道模型的淀山湖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流动特征

被引:16
作者
冯德祥 [1 ]
陈亮 [1 ]
李云凯 [2 ]
禹娜 [1 ]
陈立侨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淀山湖; 营养通道模型; 幼态化生态系统; 食物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3 [渔业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2008-2009年间对淀山湖湖区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的结果,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 6.1软件构建了淀山湖生态系统的营养通道模型,初步分析了淀山湖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特征。模型中涉及水鸟、鱼类、虾类、软体动物、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碎屑等21个功能组分,基本涵盖了淀山湖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流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淀山湖生态系统总流量为4 098.50 t·km-2.a-1。从混合营养效应分析来看,渔业捕捞会对该生态系统的鱼类功能组产生负效应。生态网络分析显示,淀山湖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范围为1~3.92,水鸟占据了营养层的最高层。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有5级,各营养级之间平均能量转换效率为11.7%。淀山湖生态系统的整体再循环率较低,能量利用效率有待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参数:系统初级生产力/总呼吸量(TPP/TR)、连接指数CI和能量循环指数FCI分别为2.80、0.19和0.0189,表明淀山湖生态系统目前仍然处于幼态化生态系统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867 / 8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北部湾生态通道模型的构建 [J].
陈作志 ;
邱永松 ;
贾晓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6) :1107-1111
[12]   大亚湾海域生态系统模型研究I:能量流动模型初探 [J].
王雪辉 ;
杜飞雁 ;
邱永松 ;
李纯厚 ;
黄洪辉 ;
孙典荣 ;
贾晓平 .
南方水产, 2005, (03) :1-8
[13]   渤海生态通道模型初探(英文) [J].
仝龄 ;
唐启升 ;
DanielPauly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3) :435-440
[14]  
Biomanipulation: the next phase — making it stable.[J].Joseph Shapiro.Hydrobiologia.1990, 1
[15]  
Ecopath with Ecosim version 6 user guide..Christensen V;Walters C J;Pauly D;.Fisheries Centre;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2008,
[16]  
鲢、鳙与藻类水华控制.[M].谢平著;.科学出版社.2003,
[17]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管理技术.[M].金相灿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18]  
淡水生态学.[M].何志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9]  
东湖生态学研究.[M].刘建康主编;.科学出版社.1995,
[20]   淀山湖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J].
由文辉 .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04)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