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对棉铃虫为害超补偿作用的生理机制

被引:28
作者
李跃强
宣维健
王红托
盛承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 棉铃虫; 模拟为害; 超补偿; 生理学机制;
D O I
10.16380/j.kcxb.2003.03.002
中图分类号
S435.62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研究棉花对棉铃虫为害超补偿作用的生理机制 ,作者在山东省滨州市棉田进行了模拟第二代棉铃虫为害的试验。结果表明 :每株棉花摘除 8个早蕾后 ,最终成铃数增加 13 4% ,其中下部第 6及其上果枝的成铃数增加较多。处理组棉叶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上升 ,氨基酸含量下降 ,光合作用强度加大 ( 3 6 %~ 6 7% ) ,叶面积系数增加 8 5 %~ 2 8 1% ,单株生产力增大 ,从而揭示了超补偿作用的重要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植物的超越补偿反应 [J].
李跃强 ;
盛承发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6, (06) :457-464
[2]   超补偿理论及其在虫害控制中的意义 [J].
盛承发 .
自然灾害学报, 1993, (02) :12-19
[3]   生长的冗余—作物对于虫害超越补偿作用的一种解释 [J].
盛承发 .
应用生态学报, 1990, (01) :26-30
[4]   作物对虫害补偿作用本质的探讨 [J].
盛承发 .
生态学报, 1989, (03) :207-212
[5]   棉铃虫二代期模拟为害蕾的经济生态学效益 [J].
盛承发 ;
马世骏 .
生态学报, 1986, (02) :148-158
[6]   华北棉区棉铃虫种群动态与其为害特征分析 [J].
丁岩钦 .
昆虫学报, 1986, (03) :272-282
[7]   华北棉区第二代棉铃虫的经济阈值 [J].
盛承发 .
昆虫学报, 1985, (04) :382-389
[8]  
作物生理研究法[M]. 农业出版社 , 张宪政主编, 1992
[9]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M]. 科学出版社 , 钦俊德 著, 1987
[10]  
棉花生理[M]. 科学出版社 , 郑泽荣等 编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