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外源新碳在不同类型土壤团聚体中的分配规律
被引:27
作者
:
吕元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不详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吕元春
[
1
,
2
]
薛丽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不详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薛丽佳
[
1
,
2
]
尹云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不详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尹云锋
[
1
,
2
]
高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不详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高人
[
1
,
2
]
马红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不详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马红亮
[
1
,
2
]
杨玉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不详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杨玉盛
[
1
,
2
]
机构
:
[1]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
不详
来源
:
土壤学报
|
2013年
/ 50卷
/ 03期
关键词
:
新碳;
δ13C;
土壤类型;
团聚体;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152 [土壤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利用δ13C方法研究外源新碳(13C标记的水稻秸秆)在不同类型土壤(红壤、黄红壤和草甸土)团聚体中的分配规律。培养温度为25°C,培养时间为360 d。结果表明:在三种类型土壤中,外源新碳进入到土壤团聚体中的数量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250~2 000μm、50~250μm和<50μm。而进入到土壤中的外源新碳,56.8%~59.6%残留在250~2 000μm团聚体中,25.9%~28.7%残留在50~250μm团聚体中,11.7%~17.3%残留在<50μm团聚体中,表明新进入的外源碳主要分配在大团聚体中。
引用
收藏
页码:534 / 53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不同有机厩肥输入量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中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宇万太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强
.
土壤学报,
2011,
48
(06)
:1149
-1157
[2]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路文涛
;
贾志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贾志宽
;
张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张鹏
;
王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王维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贤清
;
杨保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杨保平
;
李永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李永平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03)
:522
-528
[3]
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田慎重,宁堂原,王瑜,李洪杰,仲惟磊,李增嘉.应用生态学报. 2010(02)
[4]
安徽省土壤有机碳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信旺
;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潘根兴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志红
;
汪艳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汪艳林
.
地理研究,
2007,
(06)
:1077
-1086
[5]
长期耕作水稻土的有机碳分布和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J].
慈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慈恩
;
杨林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杨林章
;
马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马力
;
唐玉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唐玉姝
;
程月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程月琴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殷士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5)
:72
-75+179
[6]
外加碳、氮对黄绵土有机质矿化与激发效应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殿青
;
张树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张树兰
;
杨学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杨学云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3)
:423
-429
[7]
用δ13C方法研究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有机质数量动态变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窦森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晋京
;
Lichtfouse 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腐殖物质研究室
Lichtfouse E.
;
曹亚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腐殖物质研究室
曹亚澄
.
土壤学报,
2003,
(03)
:328
-334
[8]
秸秆碳的田间原位分解和微生物量碳的周转特征
[J].
王志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王志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培立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东迈
;
刘海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刘海琴
.
土壤学报,
2003,
(03)
:446
-453
[9]
稳定碳同位素示踪农林生态转换系统中土壤有机质的迁移和赋存规律
[J].
刘启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贵阳
刘启明
;
王世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贵阳
王世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朴河春
;
欧阳自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贵阳
欧阳自远
.
环境科学,
2002,
(04)
:89
-92
[10]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稳定性同位素组成
[J].
李恋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李恋卿
;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潘根兴
;
张旭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张旭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龚伟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114
-116
←
1
2
3
→
共 21 条
[1]
不同有机厩肥输入量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中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宇万太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强
.
土壤学报,
2011,
48
(06)
:1149
-1157
[2]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路文涛
;
贾志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贾志宽
;
张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张鹏
;
王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王维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贤清
;
杨保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杨保平
;
李永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李永平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03)
:522
-528
[3]
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田慎重,宁堂原,王瑜,李洪杰,仲惟磊,李增嘉.应用生态学报. 2010(02)
[4]
安徽省土壤有机碳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信旺
;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潘根兴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志红
;
汪艳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汪艳林
.
地理研究,
2007,
(06)
:1077
-1086
[5]
长期耕作水稻土的有机碳分布和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J].
慈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慈恩
;
杨林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杨林章
;
马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马力
;
唐玉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唐玉姝
;
程月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程月琴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殷士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5)
:72
-75+179
[6]
外加碳、氮对黄绵土有机质矿化与激发效应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殿青
;
张树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张树兰
;
杨学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杨学云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3)
:423
-429
[7]
用δ13C方法研究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有机质数量动态变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窦森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晋京
;
Lichtfouse 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腐殖物质研究室
Lichtfouse E.
;
曹亚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腐殖物质研究室
曹亚澄
.
土壤学报,
2003,
(03)
:328
-334
[8]
秸秆碳的田间原位分解和微生物量碳的周转特征
[J].
王志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王志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培立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东迈
;
刘海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刘海琴
.
土壤学报,
2003,
(03)
:446
-453
[9]
稳定碳同位素示踪农林生态转换系统中土壤有机质的迁移和赋存规律
[J].
刘启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贵阳
刘启明
;
王世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贵阳
王世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朴河春
;
欧阳自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贵阳
欧阳自远
.
环境科学,
2002,
(04)
:89
-92
[10]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稳定性同位素组成
[J].
李恋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李恋卿
;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潘根兴
;
张旭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张旭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龚伟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114
-116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