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耕作水稻土的有机碳分布和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被引:15
作者
慈恩 [1 ]
杨林章 [1 ]
马力 [1 ]
唐玉姝 [1 ]
程月琴 [1 ]
殷士学 [2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3] 不详
[4]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5]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有机碳; 耕作年限; 有机无机复合体; 1δ3C;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7.05.011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浙江慈溪100,500,1 000 a水稻土的有机碳分布及其稳定性碳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百年耕种以后,水稻土耕作层有机碳含量受耕作年限影响很小。随着耕作年限的延长,水稻土剖面不同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变异性逐渐降低,下层土壤有机碳储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另外,随着耕作年限的增加,水稻土剖面下层的1δ3C值,有降低趋势,表明种植水稻带入土体的低1δ3C有机碳会随着耕作年限的增加,不断向下层迁移并固定起来。不同年限稻田耕作层土壤中,<50μm粒级复合体的有机碳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2μm,2~10μm,10~50μm;不同粒级复合体有机碳1δ3C值随着粒级的增大而不断降低,新增的碳主要集中在粗粒中,而细粒中的碳为降解的老碳;对于某一粒级复合体来说,1δ3C值顺序均为:1 000 a>500 a>100 a;<2μm复合体有机碳属于低活性碳库,耕种上百年后,基本达到饱和。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5+179 +1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近20年来中国大陆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
    黄耀
    孙文娟
    [J]. 科学通报 , 2006, (07) : 750 - 763
  • [2] 不同土地利用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
    许信旺
    潘根兴
    侯鹏程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6) : 195 - 198+202
  • [3] 中国水稻土碳循环研究进展
    许信旺
    潘根兴
    [J]. 生态环境, 2005, (06) : 961 - 966
  • [4]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潘根兴
    赵其国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4) : 384 - 393
  • [5] 红壤稻田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特征分析
    李忠佩
    张桃林
    陈碧云
    尹瑞龄
    施亚琴
    [J]. 土壤学报, 2003, (03) : 344 - 352
  • [6] 华南亚热带山地土壤有机质更新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陈庆强
    沈承德
    彭少麟
    易惟熙
    孙彦敏
    李志安
    姜漫涛
    [J]. 生态学报, 2002, (09) : 1446 - 1454
  • [7] 用天然C丰度法评估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区玉米地土壤中有机碳的来源
    朴河春
    刘启明
    余登利
    郭景恒
    冉景丞
    [J]. 生态学报, 2001, (03) : 434 - 439
  • [8]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 [9] Storage and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topsoil organic carbon in China's paddy soils
    Pan, GX
    Li, LQ
    Wu, LS
    Zhang, XH
    [J].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04, 10 (01) : 79 -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