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

被引:78
作者
许信旺
潘根兴
侯鹏程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2]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表层土壤; 有机碳密度; 安徽省;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5.06.048
中图分类号
S153.6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研究了安徽省不同土地类型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和碳库的特点。结果表明,安徽省平均有机碳密度为(31.64±16.39)tC/hm2,林地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高于全省表层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旱作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则低于全省平均值。有机碳密度的大小顺序为:林地>水稻土耕层>旱地。安徽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也表现为:林地>水稻土>旱地。表层土壤有机碳总量达0.28 Pg,其中林地占50%,水稻土占23%,而旱地只占18%。因此,人为利用特点是区域土壤碳库和碳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林地、水稻土和旱作土壤表层有机碳量与总氮之间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78,农田土壤粘粒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固定也有一定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198+2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特征及碳库研究
    邵月红
    潘剑君
    孙波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3) : 24 - 28
  • [2] 怀来盆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分析
    李新宇
    唐海萍
    赵云龙
    张新时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6) : 103 - 107
  • [3]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影响
    吴建国
    张小全
    徐德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4) : 593 - 599
  • [4] 近20年来宜兴市域水稻土有机碳动态及其驱动因素
    张琪
    李恋卿
    潘根兴
    张旭辉
    蒋定安
    黄洪光
    [J]. 第四纪研究, 2004, (02) : 236 - 242
  • [5] 红壤稻田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特征分析
    李忠佩
    张桃林
    陈碧云
    尹瑞龄
    施亚琴
    [J]. 土壤学报, 2003, (03) : 344 - 352
  • [6]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王绍强
    周成虎
    李克让
    朱松丽
    黄方红
    [J]. 地理学报, 2000, (05) : 533 - 544
  • [7] 中国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库量研究
    潘根兴
    [J]. 科技通报, 1999, (05) : 330 -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