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沙变化对河口水下沙洲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15
作者
钮新强
徐建益
李玉中
机构
[1] 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
关键词
径流量; 输沙量; 水下沙洲; 冲淤变化; 长江口;
D O I
10.16232/j.cnki.1001-4179.2005.08.015
中图分类号
TV148 [河口、港湾、海岸泥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1950~2000年大通站实测水文资料和长江口地形图,对比分析了长江来水和来沙量变化对长江口水下沙洲发育的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长江上游来沙量呈减少趋势,特别是90年代来沙量相对于60年代减少了34.3%。而近50a来,长江入海径流量基本不变,90年代还略有增加。长江来沙量减少而径流量基本不变,使得径流冲刷力相对增强,导致河口区水下沙洲冲刷、河槽容积增加。将目前各沙体-5m线以上面积与沙体发育面积最大时期相比,白茆沙-5m线以上面积减少了46.6%;“三沙”减少了20.0%;南北港的青草沙和瑞丰沙减少了49.3%;同时期,长江口各河段河槽横断面在0m等深线以下的面积不断增加。另外,从水下沙洲由淤转冲的时间来分析,长历时的上游来沙量减少将导致河口地区的溯源冲刷,河口下游受影响最早,然后逐渐波及上游。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3+76 +7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长江供沙量减少对水下三角洲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近期证据分析和未来趋势估计 [J].
杨世伦 ;
朱骏 ;
赵庆英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 (05) :83-91
[2]   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变化规律 [J].
万新宁 ;
李九发 ;
何青 ;
向卫华 ;
吴华林 .
泥沙研究, 2003, (04) :29-35
[3]   长江口泥沙的来源分析与数量计算 [J].
林承坤 .
泥沙研究, 1984, (02) :22-32
[4]  
长江河口物质通量[M]. - 海洋出版社 , 沈焕庭等著, 2001
[5]  
1998年长江洪水及水文监测预报[M].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季学武,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