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社会科学促进社会科学研究转型

被引:16
作者
孟小峰
张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
关键词
计算社会科学; 后大数据时代; 万物互联; 科学研究范式转移; 第五科学研究范式;
D O I
10.13644/j.cnki.cn31-1112.2019.07.001
中图分类号
TP399-C1 []; C12 [];
学科分类号
081203 ; 0835 ; 03 ; 0303 ;
摘要
作为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计算社会科学是连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其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对社会以及相关现象展开研究。当技术模式进入后大数据时代,当万物互联技术涌现,当中国社会呈现城市化、国际化、工业化、市场化和扁平化等发展趋势,传统的计算社会科学只有进行变革才能与时俱进,因而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从大数据时代迈向后大数据时代,计算社会科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大数据融合、大数据治理、大数据隐私、数据透明和人机悖论等方面。要充分结合时代背景,将上述挑战转换为机遇,从而真正完成计算社会科学变革,就必须实现科学研究范式转移。在"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社会丰富技术内涵"的相辅相成机制中,以社会学家为代表的学者将可能提出根植于社会科学的第五研究范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社会计算: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 孟小峰,李勇,祝建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3(12)
[13]   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 [J].
钱学森 ;
于景元 ;
戴汝为 .
自然杂志, 1990, (01) :3-10+64
[14]  
大数据治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索瑞斯,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