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藻混养生态系互利机制中的作用因子

被引:10
作者
韦玮
方建光
董双林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2]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3]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山东青岛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5] 山东青岛
关键词
贝藻混养; 互利机制; 作用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 [水产养殖技术];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利用模拟养殖系统,在黄海水产研究所麦岛实验基地进行贝藻混养实验,选用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和海带(LaminariajaponicaAresch)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系中各生态因子在互利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对养殖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本实验条件(水温6~12℃,盐度32~33,光照1500~4500lx)下,各项作用因子对各养殖模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营养条件综合指数、生活条件综合指数、环境条件综合指数、浮游植物可利用系数、浮游植物生产量、NH+4-N、DO;作用因子限制性较强的模式中影响力从大到小为:营养条件综合指数、生活条件综合指数、浮游植物生产量、环境条件综合指数、浮游植物可利用系数、NH+4-N、DO。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贝藻混养互利机制的初步研究 [J].
韦玮 ;
方建光 ;
董双林 ;
刘瑜 .
海洋水产研究, 2002, (03) :20-25
[2]   烟台浅海区不同养殖系统养殖效果的比较 [J].
杨红生 ;
王健 ;
周毅 ;
张涛 ;
王萍 ;
何义朝 ;
张福绥 .
水产学报, 2000, (02) :140-145
[3]  
湖泊生态调查观测与分析[M].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黄祥飞主编, 2000
[4]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查规范. 中国专署经济区和大陆架勘测专项生物资源调查项目技术专家组.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