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典型断面渔业资源结构的季节变化

被引:18
作者
单秀娟 [1 ]
孙鹏飞 [1 ,2 ]
金显仕 [1 ]
戴芳群 [1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渔业资源; 群落结构; 多样性; 生物量谱; 环境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 [水产资源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解黄海渔业资源结构的动态变化,实验基于2006年9月(秋季)和12月(冬季)、2007年3月和5月(春季)对黄海南部三个典型断面(S1断面位于南黄海南部北部水域,S2断面位于黄海和东海交界处,S3断面位于黄海南部中部水域)的渔业底拖网调查数据,对黄海断面的渔业种类更替、生物量变动、多样性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各季节调查共捕获渔业生物156种,其中鱼类109种,底层鱼类占89.0%。各季节前10位渔业种类的渔获量均占总渔获量的60%以上,且主要渔业种类组成变化不大,以小黄鱼、黄、细纹狮子鱼、鳀和脊腹褐虾等为主。各季节S2断面的主要渔业种类组成有显著变化,而S1和S3断面的主要渔业种类组成变化不大,但各种类渔获量在总渔获量中的比例变化很大;各断面渔业生物个体体质量一般都小于40 g。黄海南部海域从南向北各断面渔业种类多样性递减;各季节的渔业种类数与群落丰富度指数呈正相关。研究表明,黄海各断面渔业资源结构从北向南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且与底层温度和盐度的关系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425 / 43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Fish community diversity in the middl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J]. 单秀娟,金显仕,周志鹏,戴芳群.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1(06)
[2]   长江口近海春季鱼类群落结构的多样性研究 [J].
单秀娟 ;
金显仕 .
海洋与湖沼, 2011, 42 (01) :32-40
[3]   黄海中南部主要鱼种的生态位分析 [J].
于振海 ;
金显仕 ;
李显森 .
渔业科学进展, 2010, 31 (06) :1-8
[4]   黄海鱼类功能群及其对浮游动物捕食的季节变化 [J].
张波 ;
金显仕 .
水产学报, 2010, 34 (04) :548-558
[5]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J].
金显仕 ;
单秀娟 ;
郭学武 ;
李显森 .
生态学报, 2009, 29 (09) :4761-4772
[6]   黄海生态系统高营养层次生物群落功能群及其主要种类 [J].
张波 ;
唐启升 ;
金显仕 .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1099-1111
[7]   东海、黄海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研究 [J].
刘勇 ;
李圣法 ;
程家骅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 (04) :108-114
[8]   渤、黄、东海高营养层次重要生物资源种类的营养级研究 [J].
张波 ;
唐启升 .
海洋科学进展, 2004, (04) :393-404
[9]   黄、东海冬季底层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 [J].
程济生 ;
俞连福 .
水产学报, 2004, (01) :29-34
[10]   秋季黄海底层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 [J].
徐宾铎 ;
金显仕 ;
梁振林 .
中国水产科学, 2003, (02) :14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