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中南部主要鱼种的生态位分析

被引:41
作者
于振海 [1 ,2 ]
金显仕 [1 ]
李显森 [1 ]
机构
[1]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学院
关键词
黄海中南部; 时空生态位宽度; 时空生态位重叠; 相对重要性指数(IRI);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1 [渔业资源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2006年黄海中南部4个季度月(1、4、8、10月)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分析了黄海中南部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时空生态位宽度、时空生态位重叠以及优势种的季节变化,以期对该海域主要鱼种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航次总共有鱼类57种,其中冬季39种,春季42种,夏季31种,秋季40种。4个航次共有相同鱼种22种,隶属于14科20属。时空生态位宽度值大于1的10个鱼种从大到小依次为黄鱼安鱼康Lophius litulon、小黄鱼Pseudosciaenapolyactis、银鲳Pampus argenteus、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小带鱼Trichiurus muticus、虻鲉Erisphex pottii、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白姑鱼Argyrosomusargentatus、带鱼Trichiurus haumela。这10种主要鱼类的生物量变动在黄海中南部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是递增的。细纹狮子鱼与星康吉鳗的时空生态位重叠值最大,小带鱼与星康吉鳗的时空生态位重叠值最小。生态位宽度与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相比,时空生态位宽度值最大的是黄鱼安鱼康,而IRI值最大的是鳀鱼,通过二者计算所得到主要鱼种在群落中的重要性排序不同。作者认为,生态位宽度与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相比,能够更加全面的反映鱼类生物量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均匀度和变化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东海北部秋季小黄鱼分布特征及其与底层温度和盐度的关系 [J].
李建生 ;
林龙山 ;
程家骅 .
中国水产科学, 2009, 16 (03) :348-356
[2]   菜田蜘蛛群落组成及生态位分析 [J].
李锐 ;
李生才 ;
田瑞钧 .
蛛形学报, 2007, (02) :116-120
[3]   黄海鳀鱼越冬洄游分布及其与物理环境的关系 [J].
李峣 ;
赵宪勇 ;
张涛 ;
李显森 ;
魏皓 .
海洋水产研究, 2007, (02) :104-112
[4]   东海、黄海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研究 [J].
刘勇 ;
李圣法 ;
程家骅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 (04) :108-114
[5]   东海区七星底灯鱼数量分布以及与温盐度的关系 [J].
李建生 ;
胡芬 ;
李圣法 ;
程家骅 .
海洋渔业, 2006, (02) :105-110
[6]   太行山中段植物群落优势种生态位研究 [J].
李军玲 ;
张金屯 .
植物研究, 2006, (02) :2156-2162
[7]   黄海鱼类群落分类学多样性的研究 [J].
徐宾铎 ;
金显仕 ;
梁振林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629-634
[8]   东海区黄鮟鱇资源状况的初步探讨 [J].
林龙山 ;
郑元甲 .
海洋渔业, 2004, (03) :179-183
[9]   东、黄海六种鳗的食性 [J].
张波 ;
唐启升 .
水产学报, 2003, (04) :307-314
[10]   北京东灵山地区鼠类体外寄生虫时间生态位的研究 [J].
郭天宇 ;
许荣满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3, (01)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