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用量对稻田氮素淋失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汪军 [1 ,2 ]
王德建 [1 ]
张刚 [1 ]
王灿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肥; 氮素淋失; 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用量对稻田田面水、渗漏水中氮素动态变化和淋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季秸秆还田量为6t/hm2,氮肥用量分别为0,120,180,240,300kg/hm2时,稻季田面水、渗漏水中无机氮(NH4+-N与NO3--N)浓度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秸秆还田显著降低田面水和渗漏水中NH4+-N和NO3--N浓度;田面水中NH4+-N浓度在每次施肥后的第2d、NO3--N在第2~4d达到峰值,渗漏水中NH4+-N在每次施肥后的第2~4d,NO3--N在施基肥后的第20d左右达到峰值;不同处理田面水中NH4+-N、NO3--N的平均浓度及变幅分别为1.23±0.88(0.01~9.89)、1.14±0.18(0.14~2.86)mg/L,渗漏水中分别为1.78±1.60(0.03~22.66)、1.42±0.24(0.22~2.66)mg/L.稻田渗漏量与水稻移栽后天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整个水稻生育期内的总渗漏量为298mm.不同施氮处理稻季NH4+-N、NO3--N的平均净淋失量分别为4.77±4.37(0.45~12.33)、1.76±1.08(0.49~3.31)kg/hm2,占施氮量的2.57%~4.11%、0.41%~0.56%,氮素损失以NH4+-N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650 / 16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用原状土柱研究太湖地区稻麦轮作农田养分淋溶量 [J].
张静 ;
王德建 ;
王灿 .
土壤, 2008, (04) :591-595
[2]   秸秆培肥土壤对优先流中养分淋失的影响 [J].
耿玉辉 ;
卢文喜 ;
姜亦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11) :146-150+155
[3]   长期配施秸秆对灰漠土质量的影响 [J].
刘骅 ;
林英华 ;
王西和 ;
谭新霞 ;
张云舒 .
生态环境, 2007, (05) :1492-1497
[4]   大田条件下稻田土壤氮素淋失研究 [J].
陆敏 ;
刘敏 ;
茅国芳 ;
黄明蔚 ;
屈璠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71-77
[5]   秸秆还田对紫色土坡耕地养分流失的影响 [J].
徐泰平 ;
朱波 ;
汪涛 ;
况福虹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1) :30-32+36
[6]   不同氮素用量对高肥力稻田水稻—土壤—水体氮素变化及环境影响分析 [J].
汪华 ;
杨京平 ;
金洁 ;
孙军华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1) :50-54
[7]   上海郊区水稻田氮素渗漏流失特性及控制对策 [J].
邱卫国 ;
唐浩 ;
王超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5) :558-562
[8]   麦季施用不同尿素的氮排水和渗漏损失 [J].
王小治 ;
高人 ;
朱建国 ;
宝川靖和 ;
封克 .
农村生态环境, 2005, (01) :24-29
[9]   稻季施用不同尿素品种的氮素径流和淋溶损失 [J].
王小治 ;
高人 ;
朱建国 ;
蔡祖聪 ;
宝川靖和 .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05) :89-93
[10]   太湖地区稻田土壤养分淋洗特征 [J].
连纲 ;
王德建 ;
林静慧 ;
龑德智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1879-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