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对紫色土坡耕地养分流失的影响

被引:63
作者
徐泰平
朱波
汪涛
况福虹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养分流失; 地表径流; 渗漏; 紫色土坡耕地;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6.01.007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通过对川中丘陵区不同施肥坡地径流、泥沙和养分流失的观测与测定分析,研究了紫色土坡耕地暴雨下的产流产沙特征和氮、磷养分流失特征。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显著影响雨季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和产流情况;相比单施化肥处理,秸秆还田的泥沙量减少了70%82%,地表径流量减少了26%31%,渗漏径流量增加了30%52%。秸秆还田显著减少了N、P的流失,减幅为60%76%;各处理P流失的强度顺序依次为:NPK>RSD>RSDNPK>RSDNP>RSDN,N流失的强度顺序为:NPK>RSDN>RSDNPK>RSDNP>RSD;地表径流损失是P的主要流失途径,颗粒态是地表径流中P的主要迁移形态,磷酸盐是地表径流中溶解态总磷的主要组成部分,渗漏径流中的PO43--P/DTP显著下降。渗漏淋失是N的主要流失途径,硝态氮是渗漏液中N的主要迁移形态,地表径流中NO3--N/DTN较渗漏液略低,溶解态总氮在地表径流N流失中所占比例超过50%。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2+36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水环境要素观测与分析.[M].谢贤群;王立军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
[2]   田间条件下32P在淹水水稻土中的垂直运移 [J].
谢学俭 ;
冉炜 ;
沈其荣 ;
杨春悦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3) :56-59
[3]   红壤小流域不同利用方式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J].
袁东海 ;
王兆骞 ;
陈欣 ;
郭新波 ;
张如良 .
生态学报, 2003, (01) :188-198
[4]   秸秆还田对土壤蓄水保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J].
李 红 ;
周连第 ;
张有山 ;
杨国航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2, (01) :36-38
[5]   氮磷配合对土壤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J].
张兴昌 ;
郑剑英 ;
吴瑞浚 ;
翟连宁 ;
马炳召 .
土壤通报, 2001, (03) :110-112+105
[6]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地表径流与土壤水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J].
王晓燕 ;
高焕文 ;
李洪文 ;
周兴祥 .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03) :66-69
[7]   曲周试区秸秆还田配施氮磷肥的效应研究 [J].
牛灵安 ;
秦耀生 ;
郝晋珉 ;
牛新胜 .
土壤肥料, 1998, (06) :32-35
[8]   川中丘陵小流域水土流失特征与调控研究 [J].
张奇 ;
杨文元 ;
林超文 ;
赵燮京 ;
张建华 ;
陈一兵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7, (03) :39-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