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时期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动态研究

被引:35
作者
陈琳 [1 ,2 ]
任春颖 [1 ]
王灿 [3 ]
姚云长 [1 ,2 ]
宋开山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滨海湿地; 动态; 影响因素; 黄河三角洲;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7.02.003
中图分类号
X87 [环境遥感];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1404 ;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以1976年8月、1985年11月、1990年10月、2000年10月、2010年10月和2015年10月的Landsat MSS/TM/ETM+/OLI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提取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信息;利用动态度模型、马尔柯夫转移矩阵和景观指数等方法,分析6个时期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变化速度、转移类型和景观格局等特征,结合其它辅助资料,分析滨海湿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与1976年相比,2015年黄河三角洲地区天然湿地面积大幅减少,共减少了1 627 km2,而人工湿地面积由1976年的163 km2增加到2015年的3 054 km2,在逐时期不断增加;减少的天然湿地主要转化为旱地、养殖池和盐田;到2015年,研究区天然湿地破碎化程度增强、斑块形状复杂度增加,而人工湿地则表现为斑块平均面积增加;在潮水作用、淤积增长速率减慢和黄河断流等自然因素影响下,黄河三角洲滩涂面积明显减小;围海养殖、油田开发、农业开垦等人类活动则是导致黄河三角洲滨海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人工湿地增加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油田开发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影响遥感研究.[A].刘庆生;刘高焕;汪小钦;.黄河河口问题及治理对策研讨会专家论坛.2003,
[2]  
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恢复研究.[M].房用; 刘月良; 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3]  
遥感信息机理研究.[M].陈述彭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
[4]   围填海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 [J].
靳宇弯 ;
杨薇 ;
孙涛 ;
李铭 .
湿地科学, 2015, (06) :682-689
[5]   黄河三角洲盐地碱蓬盐沼的时空分布动态 [J].
刘康 ;
闫家国 ;
邹雨璇 ;
宋国香 ;
郑京晶 ;
崔保山 .
湿地科学, 2015, 13 (06) :696-701
[6]   1973—2013年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演变驱动力 [J].
洪佳 ;
卢晓宁 ;
王玲玲 .
生态学报, 2016, 36 (04) :924-935
[7]   鸻鹬类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的重要驿站:黄渤海湿地 [J].
陈克林 ;
杨秀芝 ;
吕咏 .
湿地科学, 2015, (01) :1-6
[8]  
1995—1999年黄河三角洲东部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J].刘艳芬;张杰;马毅;单凯;靳晓华;王进河;.应用生态学报.2010, 11
[9]   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J].
宋创业 ;
刘高焕 ;
刘庆生 ;
曹铭昌 ;
黄翀 .
生态学杂志, 2008, 27 (12) :2042-2048
[10]   黄河断流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J].
杨立凯 .
中国环境管理丛书, 2005, (03) :3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