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断裂带石炭系油气成藏控制因素新认识

被引:54
作者
侯连华 [1 ]
邹才能 [1 ]
匡立春 [2 ]
王京红 [1 ]
张光亚 [1 ]
况军 [2 ]
刘磊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研究所
[2] 不详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克-百断裂带; 石炭系; 成藏模式; 油藏类型; 控制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断裂带上盘石炭系老油区勘探的有利储层分布规律、成藏模式和油气藏类型等关键技术难题展开研究,对其控制因素进行了重建。克-百断裂带上盘石炭系的有利储层受断裂、裂缝和长时间风化淋滤控制,储层渗流能力主要决定于微裂缝,而微裂缝主要分布于断裂附近23km范围内,断裂间距25km,提出了有利储层不受岩性控制、整带分布、沿断裂更发育等新认识,改变了有利储层受安山岩控制、局部分布的原认识。通过重建成藏模式和油藏类型,提出油气沿断裂带富集,改变了断裂起封堵作用的原认识;油藏类型由断块—岩性油藏变为断裂富集的大型地层油藏,由局部含油变为整带含油。在新认识指导下重新勘探,扩大了勘探范围,2005—2007年新增石油探明储量超过以往50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之和。
引用
收藏
页码:513 / 5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火山岩岩性地层油藏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以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上盘石炭系为例
    匡立春
    薛新克
    邹才能
    侯连华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3) : 285 - 290
  • [2] 成熟探区油气勘探资源接替战略方法研究
    郭元岭
    蒋有录
    赵乐强
    李传华
    高磊
    杨万芹
    张燕
    伍松柏
    [J]. 石油学报, 2007, (01) : 20 - 26
  • [3] 油气幕式成藏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记录——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藏为例
    胡文瑄
    金之钧
    张义杰
    姚素平
    张越迁
    曹剑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4) : 442 - 450
  • [4]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体系分形特征与油气藏分布
    陈新
    卢华复
    浦世照
    陈忠民
    李世宏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4) : 517 - 521
  • [5]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现状及勘探对策
    蔚远江
    张义杰
    董大忠
    韩永科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3) : 267 - 273+288
  • [6] 准噶尔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成果和方向
    匡立春
    吕焕通
    齐雪峰
    唐勇
    张鑫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6) : 32 - 37+65
  • [7] 济阳坳陷预探井失利地质原因分析
    郭元岭
    蒋有录
    赵乐强
    李传华
    [J]. 石油学报, 2005, (06) : 52 - 56
  • [8] 前陆冲断带构造分段特征——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构造带为例
    何登发
    尹成
    杜社宽
    石昕
    马辉树
    [J]. 地学前缘, 2004, (03) : 91 - 101
  • [9] “跳出框框”是老油区找油的关键
    张善文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1) : 12 - 14
  • [10] 济阳成熟探区非构造油气藏深化勘探
    李丕龙
    张善文
    宋国奇
    肖焕钦
    王永诗
    宗国洪
    [J]. 石油学报, 2003, (05) : 10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