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裂缝性油藏的离散裂缝网络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50
作者
姚军
王子胜
张允
黄朝琴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关键词
天然裂缝性油藏; 离散裂缝网络模型; 有限元法; 数值模拟; 注采参数; 敏感性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裂缝性油藏中大裂缝、微细裂缝和孔隙等多种储渗介质共存的现象,将大裂缝作为控制流体流动的一维实体,组成离散裂缝网络,进行显式表示,将孔隙和微细裂缝组成的系统作为基岩介质,建立了天然裂缝性油藏两维两相数值模拟模型。采用加权余量法,建立有限元方程并进行了求解。对油藏有无裂缝及大裂缝的方位、长度和分布对水驱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裂缝的存在会严重改变水驱油藏中注入水前缘的前进方向和速度,大裂缝与注采井间连线夹角越小及长度越大,都会导致注入水窜进越严重,从而使得油井见水早,含水率高;多条大裂缝的存在会造成剩余油分布的极度非均质及剩余油富集区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284 / 2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有限单元法.[M].王勖成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裂缝型油田开发特征.[M].(苏)迈杰鲍尔(Майдебор;В.Н.)著;黄希陶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
[3]   裂缝性应力敏感气藏的数值试井分析 [J].
孙贺东 ;
韩永新 ;
肖香姣 ;
阳建平 ;
张峰 .
石油学报, 2008, (02) :270-273
[4]   微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储层特征研究 [J].
郝明强 ;
刘先贵 ;
胡永乐 ;
杨正明 ;
侯建锋 .
石油学报, 2007, (05) :93-98
[5]   双重孔隙介质流固耦合理论模型 [J].
黎水泉 ;
徐秉业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1, (04) :460-466
[6]   双重裂隙系统渗流模型研究 [J].
王恩志 ;
王洪涛 ;
孙役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8, (04) :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