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塘湖盆地沉积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7
作者
张育民 [1 ]
李红 [2 ]
朱玉双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成岩作用; 白云岩; 三塘湖盆地;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05.06.031
中图分类号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中国西部叠合型含油气盆地的储集岩类型及其成岩作用特点。方法针对三塘湖盆地不同程度的叠加改造特点,开展盆地尺度上储层成岩作用的整体分析。结果二叠纪裂谷盆地的成岩强度大,以机械压实作用为主,原生孔隙丧失多且早,晚期成岩作用较重要,裂缝是油气运聚的通道和空间,可出现次生孔隙发育带;三叠纪—古近纪拗陷盆地的成岩作用表现为机械压实和化学压实作用并重,原生孔隙多被保留;晚海西、印支、燕山运动等表生成岩阶段对该区的成岩演化和油气运聚起到重要作用;二叠系中特征的泥云岩和藻云岩可能是在有淡水注入的较高盐度湖泊中经混合作用而形成的。结论三塘湖盆地二叠纪—古近纪的成岩作用特点可作为中国西部叠合型含油气盆地的储集岩成岩作用的代表。
引用
收藏
页码:793 / 7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低渗透储层的特征及形成机理 [J].
蒋凌志 ;
顾家裕 ;
郭彬程 .
沉积学报, 2004, (01) :13-18
[2]   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地质热历史研究新进展 [J].
柳益群 ;
袁明生 ;
周鼎武 ;
冯乔 ;
荐军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3) :257-264
[3]   早期成岩作用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J].
鲜本忠 ;
吴战国 ;
姜在兴 ;
邢焕清 ;
杨伟利 ;
何志平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133-139
[4]   成岩作用过程综合模拟及其应用 [J].
孟元林 ;
王志国 ;
杨俊生 ;
应凤祥 ;
刘蕴华 ;
罗宪婴 ;
毕研斌 ;
王家亮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2) :211-215+220
[5]   当代沉积学研究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来自第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信息 [J].
刘宝珺 ;
王剑 ;
谢渊 ;
徐强 ;
牟传龙 ;
朱同兴 ;
罗建宁 ;
谭富文 ;
李忠雄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2, (01) :1-6
[6]   三塘湖盆地条湖、马朗凹陷沉降史分析 [J].
李红 ;
柳益群 ;
刘延莉 ;
姜官波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721-725
[7]   成岩作用对致密砂岩储层储集性的控制作用研究——以川西新场气田上沙溪庙组气藏为例 [J].
朱彤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9, (02) :60-63
[9]   沉积盆地大尺度成岩作用研究 [J].
李忠 .
地学前缘, 1998, (03) :157-158
[10]   成岩作用研究的近期发展及其方向 [J].
李忠 .
地质科技情报, 1990, (03)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