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低碳绿色发展的格局及其差异分析——以地级以上城市GDP值前110强为例

被引:12
作者
张旺
周跃云
谢世雄
机构
[1] 湖南工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关键词
低碳绿色指数; 空间格局; 差异; 相关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根据低碳绿色城市的发展目标、关键问题和重点领域,从经济低碳化、社会低碳化、资源低碳化、设施低碳化、环境友好化、环境绿色化6个方面构建了低碳绿色指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对我国GDP值前110强地级以上城市的低碳绿色发展格局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碳绿色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城市之间存在差异;低碳绿色指数在空间格局上是东高中低、西部居中,沿海高于内地;不同区域、规模、财富、职能的低碳绿色指数及各分指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人口规模、贫富水平分别与低碳绿色指数间均是弱相关关系;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第二产业比重、服务业比重、能源强度分别与低碳绿色指数间依次是无、弱负、极弱负向、弱、中等负向的相关关系;低碳绿色发展各个方面不够平衡,一些欠缺有待弥补。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2+73 +7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主要城市低碳化发展指数的测度与分析 [J].
张旺 ;
赵先超 .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04) :11-16+71
[2]   绿色城市:城市发展与环境的动态关系 [J].
马修·卡恩 .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 (10) :1-6+13
[3]   珠三角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J].
熊青青 .
规划师, 2011, 27 (06) :92-95
[4]   基于“脱钩”模式的低碳城市评价 [J].
刘竹 ;
耿涌 ;
薛冰 ;
董会娟 ;
韩昊男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4) :19-24
[5]   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 [J].
付允 ;
刘怡君 ;
汪云林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8) :44-47
[6]   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 [J].
岳超 ;
胡雪洋 ;
贺灿飞 ;
朱江玲 ;
王少鹏 ;
方精云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4) :510-516
[7]   科学划分我国城市的职能类型 建立分类指导的扩大内需政策 [J].
许锋 ;
周一星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02) :88-97
[8]   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探索——以直辖市为例 [J].
李晓燕 ;
邓玲 .
现代经济探讨, 2010, (02) :82-85
[9]  
Determining objective weights in multiple criteria problems: The critic method[J] . D. Diakoulaki,G. Mavrotas,L. Papayannakis.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 1995 (7)
[10]  
Ass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Europe''s major cities .2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uropean Green City Index. http://www.siements.com/press/pool/de/events/corporate/2009-12-Cop15/European-Green-City-Index.pdf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