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 Linnaeus飞行能力研究

被引:7
作者
吴晓 [1 ,2 ]
付晓伟 [2 ]
赵新成 [1 ]
吴孔明 [2 ]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甘蓝夜蛾; 飞行能力; 飞行磨; 羽化; 交配状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3 [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目的】测定日龄、性别、交配等因素对农业迁飞性害虫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 Linnaeus飞行能力的影响,为其迁飞行为研究和异地测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气温为(24±1)℃、相对湿度为75%±5%的实验室环境下,利用飞行磨系统对甘蓝夜蛾实验室种群1~5日龄未交配个体、已交配的3日龄个体以及野外迁飞种群分别进行连续24 h吊飞测试,记录其累计飞行时间、累计飞行距离、平均飞行速率等参数。【结果】甘蓝夜蛾实验室种群的飞行能力随日龄增长而变化,初羽化时即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2~3日龄达到峰值,4~5日龄的飞行能力显著下降;雌性甘蓝夜蛾的飞行能力强于雄性甘蓝夜蛾;交配的甘蓝夜蛾平均飞行速率显著小于处女甘蓝夜蛾,但二者的平均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均无显著差异。此外,渤海湾迁飞种群中晚季节南迁种群的飞行能力显著强于早季节北迁种群和过渡种群。【结论】日龄和交配状态是影响甘蓝夜蛾飞行能力的关键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595 / 60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甘蓝夜蛾在青海省平安县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J].
张秀梅 .
陕西农业科学, 2015, 61 (01) :35-38
[2]   鳞翅目昆虫翅膀纳米力学性能的测定方法 [J].
邢振龙 ;
付晓伟 ;
刘永强 ;
吴孔明 .
应用昆虫学报, 2014, 51 (06) :1604-1611
[3]   饥饿和交配对小地老虎飞行肌发育的影响 [J].
王伟 ;
尹姣 ;
曹雅忠 ;
李克斌 .
应用昆虫学报, 2013, 50 (06) :1573-1585
[4]   甜菜甘蓝夜蛾的发生规律及控制措施 [J].
吴孔清 ;
赵兴 ;
杨军 ;
蔡青年 .
农学学报, 2013, 3 (08) :25-28
[5]   稻纵卷叶螟飞行行为特征 [J].
潘攀 ;
罗礼智 ;
江幸福 ;
张蕾 .
应用昆虫学报, 2013, 50 (03) :583-591
[6]   温度与光周期对甘蓝夜蛾哈尔滨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 [J].
于洪春 ;
邓佳佳 ;
王雨薇 ;
张鑫琳 ;
宋龙腾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01) :133-136
[7]   2012年三代黏虫大发生原因初步分析 [J].
张云慧 ;
张智 ;
姜玉英 ;
曾娟 ;
高月波 ;
程登发 .
植物保护, 2012, 38 (05) :1-8
[8]   交配对稻纵卷叶螟飞行能力及再迁飞能力的影响 [J].
黄学飞 ;
张孝羲 ;
翟保平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0, 33 (05) :23-28
[9]   山西中部地区甘蓝夜蛾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调查研究 [J].
张筱秀 ;
连梅力 ;
李唐 ;
周运宁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442-443+477
[10]   昆虫迁飞的调控基础及展望 [J].
江幸福 ;
罗礼智 .
生态学报, 2008, (06) :2835-2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