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路径研究——以大型天然溶洞实景舞台剧《夷水丽川》为例
被引:79
作者
:
汪宇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汪宇明
马木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马木兰
机构
: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来源
:
旅游科学
|
2007年
/ 04期
关键词
: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景舞台剧;
《夷水丽川》;
湖北恩施腾龙洞;
D O I
:
10.16323/j.cnki.lykx.2007.04.008
中图分类号
:
F592.6 [旅游企业组织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倍受各方关注。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大型实景舞台剧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重要载体形式,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效应。基于恩施腾龙洞《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的实践表明,大型实景舞台剧确实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形式,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成功路径。同时,这种转型必须遵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必须与天然物质景观交融呼应,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区域旅游资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天培
[J].
经济经纬,
2006,
(02)
: 124
-
127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框架
徐赣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徐赣丽
[J].
广西民族研究,
2005,
(04)
: 173
-
180
[3]
现代文化消费模式下的民族歌舞艺术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佳
[J].
民族艺术研究,
2005,
(03)
: 56
-
65
[4]
从人的本质看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魁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魁立
[J].
江西社会科学,
2005,
(01)
: 95
-
101
[5]
遗产旅游[M]. 旅游教育出版社 , (英) 蒂莫西, 2007
←
1
→
共 5 条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区域旅游资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天培
[J].
经济经纬,
2006,
(02)
: 124
-
127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框架
徐赣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徐赣丽
[J].
广西民族研究,
2005,
(04)
: 173
-
180
[3]
现代文化消费模式下的民族歌舞艺术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佳
[J].
民族艺术研究,
2005,
(03)
: 56
-
65
[4]
从人的本质看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魁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魁立
[J].
江西社会科学,
2005,
(01)
: 95
-
101
[5]
遗产旅游[M]. 旅游教育出版社 , (英) 蒂莫西, 200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