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谱调查及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13
作者
陈水文
刘纯义
黄卫东
任其秀
李自强
谢红波
机构
[1]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儿科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学; 细菌; 细菌耐药性; 儿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了解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儿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及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PICU住院的193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取痰液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应用聚合酶链荧光定量技术测定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基因片段。同时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鼻咽分泌物的病毒抗原。结果 193例重症CAP患儿中,痰细菌培养阳性96例(49.7%),前4位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复方磺胺甲唑耐药率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阿米卡星耐药率低;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敏感率高。病毒检测阳性53例(27.5%,53/193),且81.1%的患儿为1岁以内的婴儿,其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最多,其次为腺病毒、流感病毒A。痰检肺炎支原体阳性4例(2.1%,4/193),沙眼衣原体阳性3例(1.6%,3/193)。混合感染23例(11.9%,23/193)。未检出病原菌14例(7.2%,14/193)。结论本地区重症CAP的病原以细菌居首位,病毒次之;细菌感染的重症肺炎初始经验用药宜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万古霉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73 / 27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探讨 [J].
张振 ;
鲍连生 ;
游上游 ;
郑义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7, (06) :783-786
[2]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上)[J]. 陆权.中华儿科杂志. 2007(02)
[3]   社区获得性小儿肺炎病原体组成现状及临床探讨 [J].
吴茜 ;
陈祝 ;
倪林仙 ;
吴澄清 .
小儿急救医学, 2005, (06) :479-482
[4]   重庆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及细菌药敏分析 [J].
罗征秀 ;
刘恩梅 ;
符州 ;
陈坤华 ;
不详 .
儿科药学杂志 , 2005, (01) :4-6
[5]   Epidemiology and etiology of childhood pneumonia [J].
Rudan, Igor ;
Boschi-Pinto, Cynthia ;
Biloglav, Zrinka ;
Mulholland, Kim ;
Campbell, Harry .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8, 86 (05) :408-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