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生草复合生态系统中桃蚜与草间小黑蛛种群的地统计学分析

被引:7
作者
万年峰 [1 ,2 ]
季香云 [1 ]
蒋杰贤 [1 ]
黄开华 [1 ]
机构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 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
[2]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白三叶草; 桃园; 桃蚜; 草问小黑蛛; 空间格局; 地学统计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6.621.2 [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利用地统计学原理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了桃园生草模式下不同时期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种群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 Sundevall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桃蚜和草间小黑蛛种群均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其理想的半变异函数曲线为高斯、圆型、指数或球型,其空间格局均呈聚集分布,变程范围分别为6.8630~12.0903 m、6.8630~12.6980 m,空间结构比例分别为0.0113~0.6546、0.0676~0.6129,表明桃园生草模式下桃树草间小黑蛛对桃蚜在空间位置上具有追随关系,对其种群数量的控制有较大作用,草间小黑蛛是桃蚜的优势天敌。
引用
收藏
页码:488 / 49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农业景观结构对麦蚜寄生蜂群落组成的影响 [J].
赵紫华 ;
关晓庆 ;
贺达汉 .
应用昆虫学报, 2012, 49 (01) :220-228
[2]  
桃园生草对桃树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影响.[J].蒋杰贤;万年峰;季香云;淡家贵;.应用生态学报.2011, 09
[3]   苜蓿草地生境丧失与破碎化对昆虫物种丧失与群落重建的影响 [J].
赵紫华 ;
王颖 ;
贺达汉 ;
张蓉 ;
朱猛蒙 ;
董风林 .
生物多样性, 2011, 19 (04) :453-462+497
[4]   桃园生草对桃树上主要害虫及天敌生态位的影响 [J].
万年峰 ;
季香云 ;
蒋杰贤 ;
淡家贵 .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01) :30-39
[5]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耕地苜蓿斑蚜种群发生的适宜生境.[J].张蓉;朱猛蒙;马建华;王芳;.应用生态学报.2009, 08
[6]   基于地统计学方法的稻田灰飞虱与蜘蛛时空动态分析 [J].
王瑞 ;
翟保平 ;
胡高 ;
陈晓 ;
沈慧梅 .
昆虫学报, 2009, 52 (01) :65-73
[7]   基于地统计学和GIS的苜蓿斑蚜种群空间结构分析和分布模拟 [J].
张蓉 ;
冷允法 ;
朱猛蒙 ;
王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1) :2580-2585
[8]   李园桃蚜和草间小黑蛛种群空间格局的地学统计学研究 [J].
丁程成 ;
邹运鼎 ;
毕守东 ;
高彩球 ;
刘小林 ;
曹传旺 ;
孟庆雷 ;
李昌根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7) :1308-1312
[9]   基于GIS和GS的棉铃虫卵空间分布与动态分析 [J].
王正军 ;
李典谟 ;
谢宝瑜 .
昆虫学报, 2004, (01) :33-40
[10]   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相对丰盛度的季节动态研究 [J].
毕守东 ;
周夏芝 ;
李磊 ;
丁程成 ;
高彩球 ;
邹运鼎 .
生态学杂志, 2003, (06) :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