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GS的棉铃虫卵空间分布与动态分析

被引:26
作者
王正军
李典谟
谢宝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棉铃虫; 卵; 地理信息系统; 地统计学; 空间分布; 动态;
D O I
10.16380/j.kcxb.2004.01.006
中图分类号
S435.62 [棉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河北省中南部面积为 93 53 9平方公里 (约占河北总面积的 51 5% )的区域作为研究区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对 1980~ 1997年的来自 3 6个监测点的二代棉铃虫卵的密度数据进行了空间结构分析和空间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卵在所研究的尺度上存在空间相关性 ,但各年空间相关的程度均较弱且随年份和地域的不同而不同。空间变异成分所占比例的变化范围为 3 54%~ 61 67% ,其相关程从 115 92km到 487 0 8km。时间序列分析表明 ,卵的发生数量始终处于波动状态 ,其中 1980~ 1991年维持在低水平的波动状态 ,其发生的平均密度为 3 3 0粒 百株 ,变化范围为 12 2~ 70 6粒 百株 ;而 1992~ 1997年在高水平波动 ,其平均密度为 1877粒 百株 ,变化范围为 2 64~ 40 2 3粒 百株。空间模拟结果表明 ,各年的卵在空间均呈现聚集分布的格局 ,但聚集程度依据其空间相关成分所占比例的不同而不同。从发生的地域特点看 ,从东北至西南 ,卵的发生程度逐渐趋重 ,其中西部的阜平县、曲阳县、行唐县、灵寿县、平山县等地以及南部的邯郸市、磁县、临漳县、魏县等地发生最重 ,而东北的遵化市、玉田县、丰润县、唐山市、丰南县等地最轻。卵的密度的各个等级不仅在地域上存在差异 ,而且随时间发生变化 ,从整体发生情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棉铃虫发生与北太平洋海温的遥相关及其长期灾变预警 [J].
秦淑莲 ;
翟保平 ;
张孝羲 ;
屈西峰 ;
姜玉英 .
昆虫学报, 2003, (04) :479-488
[2]   白背飞虱在稻田内空间结构的分析 [J].
周强 ;
张润杰 ;
古德祥 .
昆虫学报, 2003, (02) :171-177
[3]   棉铃虫卵空间分布的地理统计学分析 [J].
陆永跃 ;
梁广文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1) :13-17
[4]   棉铃虫蛹期在极端湿度下的失水动态 [J].
吴坤君 ;
龚佩瑜 .
昆虫学报, 2001, (04) :512-517
[5]   大尺度下褐飞虱种群空间结构初步分析 [J].
周强 ;
张润杰 ;
古德祥 ;
邹寿发 ;
徐起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2) :249-252
[6]   早稻二化螟一代卵块的区域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 [J].
王正军 ;
程家安 ;
史舟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0, (05) :4-12
[7]   棉铃虫成虫种群空间结构的研究 [J].
葛绍奎 ;
李典谟 ;
张广学 .
生态学报, 2000, (03) :485-489
[8]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江苏褐飞虱的发生动态 [J].
王海扣 ;
王群 ;
程遐年 ;
王茂涛 ;
吴晓毅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5) :60-65
[9]   时间序列优选法在棉铃虫发生趋势超长期预测中的应用 [J].
宫锡鸿,王荣花,勇本姣 .
数理统计与管理, 1997, (05) :10-13
[10]   中国华北棉区棉铃虫的防治问题 [J].
谢宝瑜,李典谟,丁岩钦,孟祥玲 .
生物学通报, 1996, (04)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