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入机会不平等的趋势与成因:1989-2015

被引:3
作者
蔡媛媛 [1 ]
郭继强 [2 ,3 ]
费舒澜 [4 ,5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3] 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
[4]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5] 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机会不平等; 固定效应模型; Shapley值分解; 成因;
D O I
10.14167/j.zjss.2020.10.002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采用Roemer关于收入不平等来源的经典界定方法,利用CHNS1989-2015数据测算收入机会不平等的趋势,提供更加可靠的收入机会不平等估值区间,并进一步分解得到各类可观测环境因素对机会不平等的贡献。结果发现:收入机会不平等在1989-2004年间持续上升,2004-2015年间波动中趋于下降。收入机会不平等具有出生队列异质性,相较60后群体,70后和80后群体面临的机会空间有所收缩。收入机会不平等的结构性构成有所变化。自2004年以来,出生队列的贡献度始终保持相当规模,户籍的贡献度逐步降低,父代收入的贡献度趋于增强。本文将收入机会不平等的动态变化归因于经济体制变迁、享有权利变化以及家庭资源传递,并就促进收入分配领域的机会平等提出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4+156 +15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