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空气CO浓度增加(FACE)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与氮的互作效应

被引:25
作者
黄建晔
杨洪建
杨连新
刘红江
董桂春
朱建国
王余龙
不详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3]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
[4] 扬州
[5] 南京
[6] 扬州
关键词
水稻;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加(FACE); 氮肥; 产量形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1~2003年,在大田条件下以武香粳14号为供试品种,设计高、中、低氮处理,研究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加(FACE)200μmolmol-1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原因。结果表明,FACE处理使水稻产量平均比对照增加12.8%,其中2001、2002和2003年增幅分别为10.8、14.1和13.6%,高、中、低氮处理的增幅分别为17.6、12.4、10.9%,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FACE和氮处理对水稻产量的互作效应,2001、2002年达到显著水平,产量最高的处理组合为FACE×NN;FACE处理使水稻穗数平均比对照增加18.8%,每穗颖花数平均比对照减少7.6%,均达极显著水平;FACE处理使水稻生物产量平均提高16.2%,达极显著水平,使经济系数下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FACE处理使水稻穗数极显著多于对照是因其分蘖发生速度快,最高分蘖数多所致,而不是其分蘖成穗率高的缘故;FACE处理使水稻每穗颖花数极显著少于对照是因其分化颖花的大量退化所致,而不是分化颖花数少的缘故。
引用
收藏
页码:1824 / 18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稻麦轮作FACE系统平台Ⅰ.系统结构与控制 [J].
刘钢 ;
韩勇 ;
朱建国 ;
冈田益己 ;
中村浩史 ;
吉本真由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0) :1253-1258+1235
[2]  
开放系统中农作物对空气CO2浓度增加的响应[J]. B.A.Kimball,朱建国,程磊,K.Kobayashi,M.Bindi.应用生态学报. 2002(10)
[3]   Effects of free-air CO2 enrichment and nitrogen supply on the yield of temperate paddy rice crops [J].
Kim, HY ;
Lieffering, M ;
Kobayashi, K ;
Okada, M ;
Mitchell, MW ;
Gumpertz, M .
FIELD CROPS RESEARCH, 2003, 83 (03) :261-270
[4]  
Contrasting crop species responses to CO2 and temperature: rice, soybean and citrus[J] . J. T. Baker,L. H. Allen.Vegetatio . 1993 (1)
[5]  
Interspecific variation in the growth response of plants to an elevated ambient CO2 concentration[J] . Hendrik Poorter.Vegetatio . 199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