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塔河盐下地区孔洞类储层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13
作者:
尚久靖
[1
,2
]
李国蓉
[1
]
吕艳萍
[3
]
张德民
[1
]
顾炎武
[1
]
陈立祥
[1
]
彭博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2]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3] 中国石化西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盐下地区;
孔洞类储层;
储层特征;
成因控制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钻井岩心、测井及录井资料揭示,孔洞类储层是塔河盐下地区奥陶系地层中最重要的储层类型之一。该类储层的形成机制不明确,分布特征极其复杂,制约了该区进一步的生产开发。根据研究区内大量岩心样品的分析认为,存在3种不同的孔洞成岩环境,其在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上留下痕迹,成为识别3类孔洞的标志:A类孔洞成岩期为加里东期,成岩环境为准同生期的陆表海台地,缺乏陆源物质暴露,成岩期较早成为其主要成岩特征,其碳、氧同位素值相对较高;B类孔洞形成于海西早期,成岩环境为大规模的陆相暴露剥蚀环境,大量陆源碎屑物质的注入,强烈的地表氧化、岩溶成为最主要的岩相特征,形成相对轻的碳、氧同位素值特征;C类孔洞是与海西晚期热液作用相关的孔洞,埋藏条件下的热液矿物交代原碳酸盐岩基质,是识别该类孔洞最有效的方法,多种流体的混合造成其碳、氧同位素值的特征并不明显。在对研究区孔洞成因机制详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出与各类孔洞相关的储层的空间发育分布特征:A类孔洞储层主要分布于一间房组或良里塔格组地层顶部,纵向上受控于三级层序界面控制,平面上受滩体展布约束;B类孔洞储层根据其产状依附关系,分为盐体尖灭线附近受洞穴发育展布控制的孔洞型储层和盐下主体区受大型断裂展布控制的孔洞型储层,二者有不明显的界线;C类孔洞则主要受控于各级别的较深断裂的展布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85
+85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