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地区热液改造型白云岩储层

被引:71
作者
朱东亚 [1 ]
金之钧 [1 ]
胡文瑄 [2 ]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塔中地区; 白云岩储层; 热液溶蚀作用; 重结晶作用; 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组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下奥陶统以深灰色的粉—细晶白云岩发育为特征,在塔中等地区局部可见浅灰色—白色的中—粗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峰区间为160~200℃,盐度为6.88%14.15%;氧同位素δ18OPDB值为-10.91‰-7.65‰,平均为-8.98‰,与粉—细晶白云岩δ18OPDB值相比,具有明显偏轻的特征。根据白云石与水之间的氧同位素分馏系数计算出形成中—粗晶白云岩流体的δ18OSMOW值为+4.2‰+10.2‰,据此判断该流体为岩浆热液流体。中—粗晶白云岩的87Sr/86Sr值为0.709 098~0.709 236,平均为0.709 171,高于粉—细晶白云岩和下古生界正常海相碳酸盐岩的87Sr/86Sr值。锶同位素组成特征也表明了中—粗晶白云岩的形成与热液流体作用有关。再结合其产状特征,可以推测塔中地区中—粗晶白云岩是粉—细晶白云岩在热液作用下发生重结晶作用的结果。重结晶形成的中—粗晶白云岩不但有丰富的晶间孔隙,而且还发育有大量的因热液溶蚀作用而形成的溶蚀孔隙,是良好的油气储集层,在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深层油气勘探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698 / 70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塔里木盆地深部流体对碳酸盐岩储层影响 [J].
朱东亚 ;
金之钧 ;
胡文瑄 ;
张学丰 .
地质论评, 2008, (03) :348-354+434
[2]  
塔里木盆地断裂活动对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影响[J]. 吕修祥,杨宁,周新源,杨海军,李建交.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S1)
[3]   锶同位素在古岩溶研究中的应用——以塔河油田奥陶系为例 [J].
刘存革 ;
李国蓉 ;
张一伟 ;
韩拥强 ;
吕海涛 ;
杨新勇 ;
崔泽宏 .
地质学报, 2007, (10) :1398-1406
[4]   塔河地区加里东中期古岩溶作用及分布模式 [J].
张涛 ;
蔡希源 .
地质学报, 2007, (08) :1125-1134
[5]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储层油气勘探前景 [J].
郑和荣 ;
吴茂炳 ;
邬兴威 ;
张涛 ;
刘春燕 .
石油学报, 2007, (02) :1-8
[6]   塔里木盆地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系—下奥陶统白云岩形成机理 [J].
何莹 ;
鲍志东 ;
沈安江 ;
申银民 ;
李明和 .
沉积学报, 2006, (06) :806-818
[7]   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油田奥陶系加里东期岩溶作用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J].
刘春燕 ;
吴茂炳 ;
巩固 .
地质通报, 2006, (Z2) :1128-1134
[8]   塔里木盆地热液活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储层影响 [J].
金之钧 ;
朱东亚 ;
胡文瑄 ;
张学丰 ;
王毅 ;
闫相宾 .
地质学报, 2006, (02) :245-253+314
[9]   塔中地区深部流体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作用 [J].
吕修祥 ;
杨宁 ;
解启来 ;
杨海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3) :284-289+296
[10]   普光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特征 [J].
蔡勋育 ;
马永生 ;
李国雄 ;
黄仁春 .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5, (01)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