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探讨

被引:7
作者
王亚鹏
张晓冬
机构
[1]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管理体制; 治理; 现代大学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71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8 ;
摘要
与宏观的大学制度相对应,作为微观的大学制度的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是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组织机构与管理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大学自身发展逻辑和社会环境两种力量相互协调和作用的结果。我国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应遵循利益相关者权力平衡与制约的逻辑,从改革内部管理机构与内部管理规范两个方面入手,坚持完善领导体制、理顺执行体制、加强咨询体制、改善反馈体制的基本理念,加强以章程为统领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构建高职院校理事会平台和构建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监督反馈体制,从而推动微观层面的高职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公立高校多元利益主体生成与协调研究[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于文明著, 2007
[2]  
教育管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孙绵涛, 2007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 2001
[4]  
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 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J] . Ronald K. Mitchell,Bradley R. Agle,Donna J. Wood. &nbsp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 1997 (4)
[5]  
科学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 滕大春,滕大生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94
[6]  
教育产权与现代大学制度构建. 胡赤弟.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8
[7]   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 [J].
马树超 ;
范唯 .
中国高等教育, 2008, (Z2) :53-55
[8]   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J].
邬大光 .
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9) :13-15
[9]   论大学的“遗传”基因在“环境”中的变异与调适——《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述评 [J].
李兵 ;
肖玮萍 .
煤炭高等教育, 2002, (03)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