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斜构造不同部位储集层物性差异——以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为例

被引:25
作者
韩登林 [1 ,2 ]
李忠 [3 ]
寿建峰 [4 ]
机构
[1]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4] 不详
关键词
库车坳陷; 克拉2气田; 储集层物性; 构造部位; 压实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尽管处于同一构造样式内,克拉2背斜构造核部和两翼部位的储集层物性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前人有关库车坳陷所受构造应力的"大尺度-南北向"分布模式无法解释上述"小尺度-东西向"的储集层非均质性特征。镜下岩石组分和成岩特征统计表明,克拉2背斜褶皱核部和两翼部位的储集层表现出明显的压实分异特征,压实分异特征主要受控于中和面之上地层在褶皱变形过程中所受张应力的差异,这种张应力在背斜的轴部表现最强,向两翼方向减弱。克拉2气田背斜褶皱内部,核部储集层所受到的张性应力明显强于两翼,这种有利于保存储集层物性的张应力补偿了其他应力对储集层所造成的压实效应,成为储集层压实分异的主控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82 / 2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库车-天山盆山系统与油气[M]. 科学出版社 , 王清晨等, 2007
[12]  
砂岩动力成岩作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寿建峰等著, 2005
[13]  
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贾承造主编, 1997
[14]   库车坳陷中生界三种类型三角洲的比较研究 [J].
李维锋 ;
高振中 ;
彭德堂 ;
王成善 .
沉积学报, 1999, (03) :430-434
[15]   合肥盆地南部侏罗系砂岩碎屑组分及其物源构造属性 [J].
李忠 ;
李任伟 ;
孙枢 ;
江茂生 ;
张文华 .
岩石学报, 1999, (03) :438-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