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地松栎混交林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被引:74
作者
吴昊 [1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地形因子; CCA; 松栎混交林; 秦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8 [森林土壤肥力、土壤肥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陕西省境内秦岭山脉中段油松-锐齿槲栎混交林集中分布的区域设置20块调查样地,采取土壤样品测定了该区森林土壤0~20、20~40和40~60 cm 3个土层的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7项养分指标。通过计算不同土壤养分指标的变异系数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技术,对秦岭山地松栎混交林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海拔、坡位、坡向和坡度4项地形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全氮、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呈极显著下降趋势,而全磷、全钾在不同土层中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2变异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各土层的7项养分指标均表现为中等程度变异性,变异系数最大者是0~20 cm土层速效氮,最小者为0~20 cm土层全钾;3从CCA排序结果看,地形因子对不同土层养分变异的影响程度及因子种类明显不同。0~20 cm表层土壤养分变异受地形因子制约作用较小,20~40 cm土层养分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坡向和海拔,40~60 cm土层养分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海拔和坡位,而坡度和海拔则是控制0~60 cm整体土壤层养分变异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地形高异质性的微生境造成了秦岭山地松栎混交林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858 / 86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秦岭南坡油松-锐齿槲栎混交林群落不同层次多样性特征及环境解释 [J].
吴昊 ;
张明霞 ;
王得祥 .
西北植物学报, 2013, 33 (10) :2086-2094
[2]   华北典型山区忻州不同小生境坡耕地土壤肥力特征 [J].
郭永龙 ;
毕如田 ;
王瑾 ;
苑韶峰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3, (05) :205-208+218
[3]   康定木格措冷杉林土壤有机质水平及其预测 [J].
陈颖 ;
雷波 ;
罗承德 ;
汪航玉 ;
马丹 ;
刘丽 .
水土保持学报, 2013, 27 (04) :252-257
[4]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高度森林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J].
吕世丽 ;
李新平 ;
李文斌 ;
慕小艳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04) :161-168+177
[5]   典型喀斯特林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 [J].
张伟 ;
刘淑娟 ;
叶莹莹 ;
陈洪松 ;
王克林 ;
韦国富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1) :93-101
[6]   秦岭中段松栎混交林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 [J].
吴昊 ;
王得祥 ;
胡有宁 ;
黄青平 .
西北植物学报, 2012, 32 (08) :1671-1679
[7]   环境因子对秦岭南坡中段松栎混交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J].
吴昊 ;
王得祥 ;
黄青平 ;
张义 ;
宋彬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09) :41-50
[8]   北京山区典型森林土壤的养分空间变异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邵方丽 ;
余新晓 ;
杨志坚 ;
郑江坤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2, (04) :581-591
[9]   商洛山区人工油松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J].
吴昊 ;
刘华 ;
张洋 ;
王得祥 .
西北植物学报, 2012, (02) :377-383
[10]  
黄水河小流域土壤养分分布及其与地形的关系[J]. 宋轩,李立东,寇长林,陈杰.应用生态学报.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