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典型山区忻州不同小生境坡耕地土壤肥力特征

被引:10
作者
郭永龙 [1 ,2 ,3 ]
毕如田 [1 ]
王瑾 [1 ]
苑韶峰 [2 ,3 ]
机构
[1] 不详
[2]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不详
[4] 浙江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
[5] 晋中科技情报研究所
[6] 不详
关键词
坡耕地; 小生境; 土壤肥力;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3.05.025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华北地区典型山区忻州为例,采集1 872个土壤样品,研究典型山区不同小生境坡耕地土壤肥力特征及盐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海拔下,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及缓效钾含量均以坡度5°15°最低,坡度>15°最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则随坡度上升而呈下降趋势,海拔<1 000m,土壤有效铁、有效锌、有效硼、有效钼及有效硫含量均以5°10°最低,海拔>1 000m则随坡度增加而下降,表明海拔1 000m以下,5°15°坡耕地土壤侵蚀较其他坡度高。坡向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养分影响显著,阳坡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均小于阴坡,且其差异随坡度上升而呈增大趋势,pH则呈相反趋势;速效养分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则受坡向和坡度的共同作用。不同海拔土壤盐分和pH均以5°15°最低,海拔<1 000m时,0~5°土壤盐分最高,显著高于5°15°土壤;而不同海拔土壤间含盐量也表现为随海拔上升呈显著下降趋势,以上表明土壤的脱盐效果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205 / 208+218 +2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华北山区不同海拔台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及脱盐趋势 [J].
郭永龙 ;
刘友兆 ;
王利环 .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26 (06) :131-134
[2]   伊犁新垦区土地利用和地形对表层土壤养分变异性的影响 [J].
刘芳 ;
张红旗 .
资源科学, 2012, 34 (04) :758-768
[3]   梯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及影响因素 [J].
李凤博 ;
蓝月相 ;
徐春春 ;
陈和义 ;
周锡跃 ;
方福平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2, (01) :179-183
[4]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宋丰骥 ;
常庆瑞 ;
钟德燕 ;
方睿红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30 (01) :36-42
[5]   局地土地利用方式及坡度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J].
唐建 ;
赵庚星 .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39 (04) :462-465
[6]   不同海拔对干热河谷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及可蚀性的影响 [J].
李鹏 ;
李占斌 ;
郑郁 .
水土保持通报, 2011, 31 (04) :103-107
[7]   环渤海低平原土壤盐化特征及基于DEM的Co-Kriging插值研究 [J].
周在明 ;
张光辉 ;
王金哲 ;
严明疆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0, 8 (06) :70-73+90
[8]  
我国土壤动物与土壤环境要素相互关系研究进展[J]. 王移,卫伟,杨兴中,陈利顶,杨磊.应用生态学报. 2010(09)
[9]   不同海拔高度高寒草地土壤理化指标分析 [J].
王瑞永 ;
刘莎莎 ;
王成章 ;
郭玉霞 ;
严学兵 .
草地学报, 2009, 17 (05) :621-628
[10]   坡度与种植方式对紫色土侵蚀与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 [J].
周璟 ;
何丙辉 ;
刘立志 ;
阿丹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 (02) :23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