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松茸菌株培养条件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陈羽
王凤珍
陈应龙
弓明钦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广州
关键词
松茸; 菌株; 培养条件;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0.04.012
中图分类号
S646 [菌类(食用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两个松茸菌株培养条件研究的结果表明 ,在适温范围、最适 p H范围、C和 N源利用以及维生素等生长物质的作用结果等方面 ,两个菌株之间存在差异。 992 4菌株适温范围较 996 0 6菌株宽 ,为 10~ 2 5℃ ,后者为 15~ 2 5℃ ;p H值范围仍以 992 4菌株为宽 ,为 3.5~ 7.5,而 996 0 6菌株为4 .5~ 5.5;对 C源的利用 ,992 4菌株以葡聚糖为最好 ,其次为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等 ,而996 0 6菌株以玉米粉为最好 ,其次是葡萄糖、糊精、麦芽糖、蔗糖、乳糖和淀粉等 ;对 N源的利用 ,两个菌种都不能利用磷酸氢二铵和尿素 ,但都可利用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以及蛋白胨等 ,992 4菌株利用酵母浸膏效果好 ,而 996 0 6菌株则不能利用 ;维生素类生长物质对两个菌种均有促生效果 ,特别以 996 0 6菌株的效果好 ,其中以天门冬氨酸、烟酸、叶酸以及维生素 B6、B1的促生效果较突出
引用
收藏
页码:410 / 4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松茸群及其近缘种的分类地理研究 [J].
臧穆 .
真菌学报, 1990, (02) :113-127
[2]   四川松茸分布及其生态环境 [J].
鲜明耀 .
食用菌, 1989, (05) :9-10
[3]   松口蘑研究初报 [J].
孙成璧 ;
韩联生 ;
白德智 .
食用菌, 1989, (05) :7-9
[4]   松口蘑初探 [J].
王云 ;
谢支锡 .
食用菌, 1982, (01) :7-8
[5]  
中国食用菌栽培学[M]. 农业出版社 , 杨新美主编, 1988
[6]  
名贵食用真菌松茸的初步研究 .2 韩桂云,何兴元,齐玉臣. 土壤学报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