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梅汛期4次暴雨过程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4
作者
毛以伟
机构
[1] 武汉中心气象站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雨强; 时空特征; 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湖北省区域气象站和国家气象站降水资料,分析了2011年梅汛期4次暴雨过程的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利用NCEP资料进一步分析了西南急流对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的可能影响。结果显示:短时强降水的出现时间主要集中在夜间,且后半夜(02:00~08:00)居多;短时强降水高发区分别位于洪湖、咸宁、黄冈一线,鹤峰以及潜江、仙桃至蔡甸一线,3小时雨量≥100 mm区域主要出现在荆州南部、潜江附近和咸宁南部;4次暴雨过程均有低空西南急流相配合,急流核主要位于江西和湖南,当急流核中心位置偏东时(江西省内),有利于湖北省出现大范围短时强降水。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山区地形对暴雨的影响 [J].
陈明,傅抱璞,于强 .
地理学报, 1995, (03) :256-263
[2]   中尺度下垫面特征对气旋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 [J].
翟国庆 ;
丁华君 ;
高坤 .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2) :185-191
[3]  
湖北省天气预报手册[M]. 气象出版社 , 崔讲学, 2011
[4]  
Water Sector:Vulnerability and Adaptation to ClimateChange Final Report. James Bruce. . 2006
[5]   成都地区一次暴雨过程数值模拟及敏感性试验附视频 [J].
谢娜 ;
施娟 ;
安峡 ;
倪萍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1, (02) :39-44
[6]   短历时强降水的极值分布与统计风险计算 [J].
严洌娜 ;
徐集云 ;
陈胜军 .
科技通报, 2005, (06) :23-27+33
[7]   中国西南低空急流活动的统计分析 [J].
王蕾 ;
张文龙 ;
周军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 (06) :797-805
[8]   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 [J].
倪允琪 .
中国基础科学, 2001, (09)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