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农作制度对土壤风蚀因子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安萍莉 [1 ]
琪赫 [1 ]
潘志华 [1 ]
龚晨 [1 ]
潘学标 [1 ]
妥德宝 [2 ]
赵沛义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分析研究所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不同农作制度; 土壤风蚀因子;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8.05.014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不合理的农作制度是引发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壤风蚀的重要原因。以内蒙古武川旱农试验区为基地,研究了撂荒制、压青休闲制、粗放轮作制、保护性耕作制4种农作制度对风速、土壤紧实度、地表粗糙度、地表覆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表层土壤含水率、土壤风蚀量等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能够显著降低土壤风蚀,有效防止土地荒漠化。当前,北方农牧交错带应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制,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风蚀荒漠化治理的保持耕作模式研究[D]. 赵举.中国农业大学 2002
[12]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成因分析 [J].
罗承平,薛纪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5, (01) :1-7
[13]   农牧交错地区沙漠化土地整治与开发利用 [J].
杨泰运,李启森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4, (02) :77-86
[14]   影响土壤风蚀主要因素的风洞实验研究 [J].
刘玉璋 ;
董光荣 ;
李长治 .
中国沙漠, 1992, (04) :44-52
[15]   中国土地沙漠化的态势及其治理的基本模式 [J].
朱震达 .
中国科学基金, 1992, (01) :10-17
[16]   农牧交错地带土地生产力退化的初步探讨 [J].
杨泰运 ;
陈广庭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1, (03) :7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