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治边之重北轻南倾向及其形成原因

被引:18
作者
方铁 [1 ]
邹建达 [2 ]
机构
[1]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2]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封建王朝; 重北轻南; 治边; 形成原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07 [研究、考订、评论];
学科分类号
060202 ;
摘要
重北轻南,即在边疆统治方面重视北方、相对忽视南方的倾向,是封建王朝治边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这一倾向基本形成,以后延续了上千年。受其影响,历代王朝统治边疆及边疆民族的原则,有不少是从对付北方少数民族的方法发展而来。因驻兵、屯田及经营的重点长期在北方,元以前中原王朝对南部边疆开发的力度较小。元与清重北轻南的倾向不甚明显,主要由于这两个王朝减轻了来自北部边疆的压力。重北轻南治边倾向的形成,与南北方少数民族有不同特点,南北方民族融合过程的差异,北方为历代军事争夺的重点,以及北方游牧民族易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等因素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2]   论中国古代治边思想的特点、演变和影响 [J].
方铁 ;
张维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3, (01) :13-20+116
[3]  
读通鉴论[M]. 中华书局 , (清)王夫之,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