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散裂缝模型的裂缝井渗流压力场分析

被引:12
作者
单娴
姚军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关键词
离散裂缝模型; 人工裂缝; 有限元; 裂缝导流能力; 裂缝长度; 等压线;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1.03.024
中图分类号
TE357.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工压裂技术是低渗透油藏开采的重要技术手段,为深入了解垂直裂缝井生产过程中地层压力分布规律,基于离散裂缝模型,对人工裂缝进行降维处理,实现对裂缝的合理简化,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有效提高计算效率。以此为基础建立裂缝井渗流压力计算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离散求解,得到不同时间地层中压力的剖面图。通过对定压边界下单裂缝井和多裂缝井的计算可以看出,对于定产量生产的油井,在相同的生产时间内,裂缝内压力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地层,压力也比周围区域偏低。对于同一地层中的不同裂缝,裂缝导流能力越强,流体在裂缝内流动时消耗压力越少,井底压力等值线越稀疏。井底附近等压线为一组近似椭圆,其长轴长度与裂缝长度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69+73+115 +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水力压裂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关键作用 [J].
李宗田 ;
李凤霞 ;
黄志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5) :76-79+116
[2]   水力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数值模拟 [J].
王雷 ;
张士诚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5) :95-98+117
[3]   低渗透油藏五点井网压裂产能计算及其影响因素 [J].
王明 ;
朱维耀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3) :83-85+89+116
[4]   天然裂缝性油藏的离散裂缝网络数值模拟方法 [J].
姚军 ;
王子胜 ;
张允 ;
黄朝琴 .
石油学报, 2010, 31 (02) :284-288
[5]   整体水力压裂油藏裂缝—油藏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J].
吴忠宝 ;
胡文瑞 ;
宋新民 ;
郝明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2) :70-73+115
[6]   垂直裂缝井稳定渗流压力场的边界元分析 [J].
付春权 ;
尹洪军 ;
贾俊飞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8, (02) :110-112+133
[7]   整体水力压裂油藏压裂缝地质模型 [J].
肖毓祥 ;
吴忠宝 ;
康丽侠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1) :95-97+117
[8]   低渗透油藏大型整体压裂数值模拟——以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五里湾一区为例 [J].
吴忠宝 ;
南北杰 ;
王改娥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6) :101-104+112
[9]   圆形封闭油藏变导流垂直裂缝井非稳态渗流数学模型 [J].
牟珍宝 ;
樊太亮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6) :66-69+109
[10]   垂直裂缝井试井分析模型和方法 [J].
郭大立 ;
曾晓慧 ;
赵金洲 ;
刘慈群 .
应用数学和力学, 2005, (05) :527-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