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土壤水分对酱用番茄花果期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方志刚
[1
]
马富裕
[1
]
杨建荣
[1
]
郑重
[1
]
崔静
[1
]
李江全
[2
]
刘恩博
[2
]
陈赞辉
[3
]
李强
[3
]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2] 石河子大学机械电器工程学院
[3] 新疆石达赛特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
关键词:
酱用番茄;
土壤水分;
生理特性;
水分调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41.2 [番茄(西红柿)];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膜下滴灌不同土壤水分对酱用番茄花果期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初期土壤水分保持在60%65%、开花坐果期以75%80%、结果期维持在80%85%的相对田间持水量(SWR),酱用番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相对维持较高,坐果率和产量最高。不同处理在结果期前花蕾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随土壤水分的升高而增加,单株结果数、单果重、烂果率可作为判断番茄高产的指标;结果期酱用番茄幼叶和顶叶水势在土壤含水量75%95%(SWR)的范围内敏感性下降,不同叶片之间顶叶与幼叶、老叶水势均无显著差异,但幼叶与老叶之间的差异达到5%的显著水平,开花坐果期不同土壤水分幼叶气孔导度显著高于老叶,且幼叶气孔导度日变化峰值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加,可用幼叶的气孔导度和水势作为茄株水分盈亏的生理指标依据;花果期土壤水分由SWR的55%60%升高到75%80%时,酱用番茄群体光合速率(CAP)出现跃迁式增高,由75%80%提高到80%85%CAP无明显差异,说明酱用番茄CAP对土壤水分含量的“阀值”范围在75%80%(SWR)左右。结合酱用番茄CAP、叶片的气孔导度和水势等生理指标可为番茄高产水分调控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68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