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不同叶位叶片的初步研究

被引:28
作者
王群瑛
胡昌浩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
关键词
叶位; 玉米; 叶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两个玉米品种,于春、夏两季播种,对玉米植株基部(第3叶)、下部(第7、9叶)、中部(果穗叶)和上部(倒二叶)四个叶位叶片,进行叶肉细胞的形态、气孔器的分布、维管束的数目、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强度的综合研究。趋势如下:叶肉细胞的形态具有多样性,果穗叶最复杂,四环以上细胞的比例最高,自果穗叶向上向下各叶渐趋简单。不同叶位叶片气孔器的密度,有随叶位上升而增加的趋势。在维管束的数目、导管粗度、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强度诸方面,果穗叶均高于其它叶位。综上所述,玉米不同叶位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中部果穗叶片优于其它叶位。
引用
收藏
页码:273 / 278+291 +291-29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麦不同叶位叶片细胞及其它器官细胞形态的初步观察 [J].
李小云 ;
郑丕尧 .
作物学报, 1984, (03) :207-215
[2]   水稻叶绿素含量及其与光合速率关系的研究 [J].
刘贞琦 ;
刘振业 ;
马达鹏 ;
曾淑芬 .
作物学报, 1984, (01) :57-62
[3]   玉米抽雄后不同叶位叶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及其光合性能 [J].
赵可夫 .
作物学报, 1981, (04) :259-266
[4]   冬小麦不同层次叶片中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 [J].
左宝玉 ;
段续川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78, (03) :223-228+287
[5]   小麦叶片细胞的研究——冬小麦个体发育过程中叶肉细胞及其它类型细胞结构变化的观察 [J].
段续川 ;
许霖庆 ;
左宝玉 ;
洪维廉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74, (03) :25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