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基于改进灰色聚类模型的矿区耕地损毁程度评价
被引:9
作者:
蒋知栋
李晶
高杨
曾纪勇
位蓓蕾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矿区;
损毁耕地;
改进灰色聚类模型;
相对限制性指数;
主导限制性指标;
损毁程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9.2 [中国土壤地理、土壤调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矿区耕地的损毁程度,更好地服务于耕地保护与土地复垦,针对经典灰色聚类法单纯用阈值法确定权重,不能较好地反映指标的损毁程度对聚类对象影响的局限性,本文设定了有效土层厚度为主导限制性指标,并将相对限制性指数融入到灰色聚类法中,构建了GCMDR(Grey ClusteringMethodDominant Restrictive Indicator&Relatively Restrictive Index)矿区耕地损毁程度评价模型,并选用我国某高潜水位矿区塌陷损毁耕地进行了评价模型应用的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2个塌陷盆地共计8个评价单元的损毁等级分别为Ⅱ、Ⅲ、Ⅳ、Ⅴ、Ⅰ、Ⅱ、Ⅲ、Ⅲ,该趋势与其他方法基本一致,结合实地调研情况,表现了较高的可靠性;主导限制性指标的设定使得该模型既考虑到了综合因素又兼顾主导因素,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评价任务的工作量,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与经典灰色聚类模型相比,改进后的模型强调指标的相对限制性,损毁程度大的指标权重较大,聚类系数向损毁级别高的方向倾斜,表现了较好的灵敏性;在确定权重时改进后的模型强调聚类指标的相对损毁程度,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分级跨度不同导致的权重分配的不合理性。因此,GCMDR模型可应用于矿区耕地损毁程度评价工作中,在了解耕地损毁现状、编制土地复垦方案、确定赔偿责任范围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765 / 771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