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4年广西食物中毒事件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被引:15
作者
李勇强 [1 ,2 ]
刘展华 [3 ]
黎燕宁 [4 ]
杨积军 [2 ]
姚雪婷 [3 ]
刘君君 [4 ]
蒙增慧 [2 ]
聂绍发 [1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2]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
[3]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广西医科大学信息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原因; 分析; 广西; 食品安全;
D O I
10.13590/j.cjfh.2016.04.006
中图分类号
R155.3 [饮食中毒与饮食性疾病的预防];
学科分类号
100403 ;
摘要
目的掌握广西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原因,提高事件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0—2014年广西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所涉及的食物种类、发病原因、致病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广西累计发生食物中毒事件98起、发病2 446人、死亡35人。引发中毒的食物主要为混合性食物、畜禽肉及其制品和桐油果、蓖麻籽等,发病的主要原因为误食误服、加工不当和交叉污染。微生物是事件数和发病人数最多的致病因素,植物类死亡人数最多。结论不同食物引发食物中毒的途径、方式和致病因素有着其规律和特点,应制定高风险食物目录清单,采取差异化防控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435 / 4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1985—2011年我国食物中毒特点分析及应急对策研究 [J].
聂艳 ;
尹春 ;
唐晓纯 ;
王志刚 .
食品科学, 2013, 34 (05) :218-222
[2]   2000-2009年全国重大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J].
史海根 ;
王建明 .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1, 31 (08) :835-838
[3]   复方斑蝥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J].
李丽娜 ;
南克俊 ;
张茜 .
现代肿瘤医学, 2011, 19 (03) :438-440
[4]   2003-2007年中国1060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毛雪丹 ;
胡俊峰 ;
刘秀梅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0, 22 (03) :224-228
[5]   芫菁斑蝥素对喉癌细胞和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J].
李晓飞 ;
侯晓晖 ;
陈祥盛 .
昆虫学报, 2009, 52 (09) :946-951
[6]   食源性疾病控制与餐饮食品安全管理 [J].
樊永祥 ;
刘秀梅 .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6, (03) :170-175
[7]   我国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流行趋势浅析 [J].
刘秀梅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6, (06) :54-56
[8]  
GB 14938-1994.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S].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