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救助瞄准偏差估计——来自120个自然村的调查

被引:12
作者
陈传波
王倩茜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
社会救助; 贫困瞄准; 农村贫困; 生计;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4.08.001
中图分类号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本文以120个整群抽样自然村的12131户为样本,以自评和村组干部双重认定的贫困户为困难户,分析了应救与实际救助之间的偏差。发现样本村约有6%的困难户,但其中只有28%获得了救助;而在获得救助的群体中有38%的农户既非自评特困户也不是村组干部认定的困难户,这个群体尽管从客观指标来看与参照户(非困难无救助户)相比要略差一些,但远好于"困难未救户"。"困难未救户"虽然仅略好于"困难已救户",但明显比受助非困难户差。在农村救助瞄准方面,仍然存在很大改进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低收入群体救助瞄准机制研究——基于辽宁省社会调查的实证分析 [J].
刘畅 ;
刘晨晖 .
财政研究, 2011, (06) :40-43
[2]   参与式扶贫干预下的瞄准与偏离 [J].
汪力斌 ;
周源熙 .
农村经济, 2010, (07) :3-7
[3]   农村老年人多占用医疗资源了吗?——农村医疗费用年龄分布的政策含义 [J].
阎竣 ;
陈玉萍 .
管理世界, 2010, (05) :91-95
[4]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估计与瞄准问题 [J].
汪三贵 ;
Albert Park .
贵州社会科学, 2010, (02) :68-72
[5]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的识别 [J].
汪三贵 ;
王姮 ;
王萍萍 .
农业技术经济, 2007, (01) :20-31
[6]   对瞄准脆弱农村老年人的经验方法的分析 [J].
陈传波 ;
丁士军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4) :43-4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