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性疲劳机制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被引:15
作者
刘庆山
姜慧
樊云彩
机构
[1] 南京体育学院
[2] 泰山医学院附院
[3]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南京
[4] 山东泰安
[5] 江苏苏州
关键词
躯体性疲劳; 中枢疲劳; 外周疲劳; 机制;
D O I
10.15877/j.cnki.nsin.2003.01.003
中图分类号
G804 [体育基础科学];
学科分类号
040302 ;
摘要
通过文献综述法简要总结了躯体性疲劳的概念、研究历史及现状,介绍了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的可能机制,简要探讨了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的关系。目前,疲劳研究采用了生物化学、生物电、微透析、基因表达等技术,已经深入到亚细胞、分子、质子和基因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中枢疲劳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未必妥当,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之间有复杂的关系。为了阐明疲劳机理、实现抗疲劳、消除疲劳、增强体质的目标,未来的研究既要从微观水平对运动疲劳进行评定,也要从整体生物电的角度深入研究疲劳产生的可能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43 +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力竭运动对大鼠纹状体、中脑及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J].
王斌 ;
张蕴琨 ;
李靖 ;
蒋晓玲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2, (03) :248-252
[2]   神经-肌肉疲劳的生理学研究进展 [J].
吕荣 ;
姜文凯 .
体育与科学, 2001, (03) :34-36
[3]   游泳训练对小鼠脑组织递质性氨基酸和5-羟色胺的影响 [J].
张蕴琨 ;
王斌 ;
蒋晓玲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9, (04) :324-325+329
[4]   运动性疲劳的线粒体膜分子机制研究.Ⅰ.急性力竭运动中线粒体电子漏引起质子漏增加及其相互作用 [J].
张勇 ;
时庆德 ;
文立 ;
陈家琦 ;
李林江 ;
刘树森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9, (03) :236-239
[5]   运动性骨骼肌疲劳亚细胞机制的探讨 [J].
田野,何其华,罗爱民 .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994, (03) :238-241
[6]  
神经科学原理[M].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 韩济生 主编, 1999
[7]  
实用运动医学[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曲绵域, 1996
[8]   Amino acids and central fatigue [J].
Blomstrand, E .
AMINO ACIDS, 2001, 20 (01) :25-34
[9]  
Effect of Training on Antioxidant Capacity, Tissue Damage, and Endurance of Adult Male Rats[J] . P. Venditti,S. Di Meo.Int J Sports Med . 1997 (07)
[10]  
Antioxidants, Tissue Damage, and Endurance in Trained and Untrained Young Male Rats[J] . P. Venditti,S. Di Meo.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 199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