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左金丸与反左金寒热药性的微量热学比较

被引:30
作者
周韶华
肖小河
赵艳玲
代春美
朱军成
刘义
机构
[1] 解放军医院药学部
[2]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3]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院
[4] 北京
关键词
中药四性; 生物热动力学; 微量热法; 左金丸; 反左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1 [中药药性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从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角度 ,探讨中药药性的客观真实性。方法 :利用微量热法 ,测定了大肠杆菌在左金丸、反左金水煮液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 ,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 ,结合本草文献报道 ,综合分析了左金丸与反左金的药性差异。结果 :左金丸、反左金水煮液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细菌的生长 ,温热药方反左金使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显著减小 ,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释放显著增加。寒凉药方左金丸则使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减小 ,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释放有所增加 ,两者存在较稳定的差异。结论 :微量热法可作为刻划中药药性的有效的新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 Ⅰ.生晒参和红参药性的微量量热学比较
    余惠旻
    肖小河
    刘塔斯
    赵艳玲
    谭安民
    高晓山
    [J]. 中国中药杂志, 2002, (05) : 76 - 79
  • [2] 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Ⅱ) 参叶和参花药性的微量量热学比较
    余惠旻
    肖小河
    刘塔斯
    赵艳玲
    袁海龙
    谭安民
    高晓山
    [J]. 中草药, 2001, (10) : 49 - 52
  • [3] 微生物代谢的热化学研究
    沈雪松
    刘义
    周传佩
    汤厚宽
    赵儒铭
    屈松生
    [J].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 429 - 432
  • [4] 21世纪与中药现代化
    肖培根
    肖小河
    [J]. 中国中药杂志, 2000, (02) : 3 - 6
  • [5] 中药药性论[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高晓山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