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马铃薯种植水足迹及效率评价—基于GM(1,1)模型的实证预测研究

被引:6
作者
蔡建辉
颜七笙
王彦芳
机构
[1]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马铃薯水足迹; 水足迹效率; GM(1,1)预测模型; 水资源;
D O I
10.13427/j.cnki.njyi.2018.03.001
中图分类号
S532 [马铃薯(土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借助CropWat模型运用水足迹理论对1993-2014年甘肃省马铃薯种植水足迹进行量化分析,并利用GM(1,1)模型对马铃薯水足迹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1)甘肃省马铃薯生长过程水足迹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最小值为1993年的1.88×109m3,最大值为2013年的5.11×10~9m3,平均值为3.62×10~9m3/a;(2)马铃薯水足迹构成中以蓝水足迹为主,约占63.80%,绿水足迹占23.28%,灰水足迹占12.92%,三者皆呈波动上升趋势;(3)马铃薯水足迹效率总体呈上升—下降—上升的态势,其最小值为1993年的5.27元/m3,最大值为2014年的25.06元/m3,同比增长约4.76倍,表明甘肃省马铃薯水足迹效率明显提高,意味着马铃薯种植为甘肃省农业总产值的贡献度有所提高;(4)借助GM(1,1)模型预测到2015-2020年马铃薯生长过程水足迹、蓝水、绿水及灰水足迹皆呈缓慢上升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河套灌区春小麦生产水足迹影响因子敏感性及贡献率分析 [J].
孙世坤 ;
刘文艳 ;
刘静 ;
王玉宝 ;
陈帝伊 ;
吴普特 .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49 (14) :2751-2762
[2]   1998-2012年中国省际灰水足迹效率测度与驱动模式分析 [J].
韩琴 ;
孙才志 ;
邹玮 .
资源科学, 2016, 38 (06) :1179-1191
[3]   基于GIS的河南省水足迹时空差异研究 [J].
石蒙蒙 ;
薛兴燕 ;
赵勇 ;
吴明作 ;
申冲 ;
石飞飞 .
人民黄河, 2016, 38 (02) :75-79+83
[4]   基于水足迹的生态畜禽养殖基地生产用水分析 [J].
徐丽丽 ;
刘先国 ;
刘丹青 ;
师懿 .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4, 21 (06) :18-22
[5]   企业水足迹及其在卫生陶瓷企业的应用案例分析 [J].
刘源 ;
范金岭 .
陶瓷, 2014, (07) :9-13
[6]   吉林省玉米生长过程水足迹研究 [J].
段佩利 ;
秦丽杰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4, 30 (07) :810-812+820
[7]   水足迹理论研究综述 [J].
周玲玲 ;
王琳 ;
王晋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 24 (05) :106-111
[8]   北京市灰水足迹评价 [J].
曾昭 ;
刘俊国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7) :1169-1178
[9]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水足迹值:1978-2010[J]. 田园宏,诸大建,王欢明,臧漫丹.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06)
[10]   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J].
李泽红 ;
董锁成 ;
李宇 ;
李雪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3) :4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