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海(咸)水入侵特征与防治对策

被引:23
作者
孙晓明 [1 ]
徐建国 [2 ]
杨齐青 [3 ]
施佩歆 [3 ]
钟新宝 [3 ]
张素凤 [3 ]
潘桐 [3 ]
赵长荣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3]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环渤海; 海水入侵; 演化特征; 影响因素; 防治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本文中阐述了环渤海沿海地区海(咸)水入侵的主要方式、发展进程、影响因素等基本特征,提出海(咸)水入侵的综合防治对策。研究区海(咸)水入侵主要有面状、带状、脉状或树枝状和越流等4种入侵方式。气候、地形地貌、地质与水文地质是发生海(咸)水入侵的基础条件,地下水超采等人类不合理工程—经济活动是诱发海(咸)水入侵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节水型社会体系,合理规划利用水土资源,建造阻咸蓄淡工程,跨流域引水,以及建立健全监测预警系统等综合措施,防止海(咸)水入侵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地下水资源开发模式和降落漏斗问题 [J].
赵天石 ;
王卫东 .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4, (03) :139-143
[2]   环渤海山东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潜力分析及利用对策 [J].
徐建国 ;
卫政润 ;
张涛 ;
朱恒华 ;
刘春华 .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4, (03) :203-207
[3]   大连大魏家滨海岩溶区海水入侵化学过程 [J].
邹胜章 ;
朱远峰 ;
陈鸿汉 ;
汪长堃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1) :61-68
[4]   基岩海岸海水入侵特征及对策——以长岛县南北长山岛为例 [J].
杜国云 .
海洋科学, 2002, (05) :55-59
[5]   龙口市海水入侵灾害及防治对策 [J].
姚春梅 ;
颜景生 ;
范庆祥 ;
成德军 .
山东地质, 2000, (04) :45-49
[6]   论海水入侵综合防治应用技术 [J].
马凤山 ;
蔡祖煌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0, (03) :77-81
[7]   莱州海水入侵与地下水位负值区的演变模式 [J].
刘冬雁 ;
庄振业 ;
邱汉学 ;
宁丕海 ;
刘竹梅 ;
不详 .
海洋湖沼通报 , 1999, (02) :18-23
[8]   莱州湾沿岸平原海水入侵灾害的发展进程 [J].
庄振业 ;
刘冬雁 ;
杨鸣 ;
李洪江 ;
邱汉学 ;
宁丕海 ;
宋维华 ;
徐至进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146-152
[9]   莱州湾沿岸海水入侵与咸水入侵研究 [J].
薛禹群 ;
吴吉春 ;
谢春红 ;
张永祥 .
科学通报, 1997, (22) :2360-2368
[10]   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类型及其分区 [J].
孟广兰 ;
韩有松 ;
王少青 .
黄渤海海洋, 1997, (02) :25-32